言路的讀音 言路的意思
言路 言路,漢語詞匯。 拼音:yán lù 釋義:1、舊指人臣向朝廷進言的途徑。2. 指向政府或上級部門提出建議或批評的途徑。3. 指言官。
- 言
- 路
“言路”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án lù]
- 漢字注音:
- ㄧㄢˊ ㄌㄨ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言路”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言路 yánlù
(1) [channels through which criticisms and suggestions may be communicated ]∶向政府提出批評或建議的途徑
(2) [opportunities for airing views]∶發表意見的機會
廣開言路
辭典解釋
言路 yán lù ㄧㄢˊ ㄌㄨˋ 向朝廷進言的途徑。
《后漢書.卷七四.袁紹傳上》:「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聞。」
網絡解釋
言路
言路,漢語詞匯。
拼音:yán lù
釋義:1、舊指人臣向朝廷進言的途徑。2. 指向政府或上級部門提出建議或批評的途徑。3. 指言官。
“言路”的單字解釋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路】:1.道路:陸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遙知馬力。3.(路兒)途徑;門路:生路。活路兒。4.條理:理路。思路。筆路。5.地區;方面:南路貨。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線:三路進軍。七路公共汽車。7.種類;等次:這一路人。哪一路病?。頭路貨。紙有好幾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隊伍的行列,相當于“排”、“行”:四路縱隊。9.姓。
“言路”的相關成語
“言路”的相關詞語
“言路”造句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們要廣開言路,順應民心。
上級如果堵塞言路,讓有識者無法順利提出建言,就會造成瓦釜雷鳴的局面。
治理國家要廣開言路,深閉固距是不行的。
如今是法制社會,廣開言路,你對政府有什么意見,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提出來。
為了扭轉工廠虧損的局面,領導廣開言路,大家紛紛獻計獻策。
這次會議廣開言路,相互交流經驗,開得很成功。
在上位的人,一定要廣開言路,從善如流,否則獨斷獨行,必將喪失民心,遭致覆鼎之禍。
耳朵旁邊都是謊言路的前面都是危險,渴望奇跡能夠出現渴望誓言不要改變,看不到日出沒有明天睡去之前沒有時間,再也無法睜開雙眼看到熟悉的臉。費尼克斯
當領導的就要從諫如流,廣開言路,才能把工作搞好。
賢路當廣而不當狹,言路當開而不當塞宋史。民諺
* 言路的讀音是:yán lù,言路的意思:言路 言路,漢語詞匯。 拼音:yán lù 釋義:1、舊指人臣向朝廷進言的途徑。2. 指向政府或上級部門提出建議或批評的途徑。3. 指言官。
基本解釋
言路 yánlù
(1) [channels through which criticisms and suggestions may be communicated ]∶向政府提出批評或建議的途徑
(2) [opportunities for airing views]∶發表意見的機會
廣開言路
辭典解釋
言路 yán lù ㄧㄢˊ ㄌㄨˋ向朝廷進言的途徑。
《后漢書.卷七四.袁紹傳上》:「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聞。」
言路
言路,漢語詞匯。拼音:yán lù
釋義:1、舊指人臣向朝廷進言的途徑。2. 指向政府或上級部門提出建議或批評的途徑。3. 指言官。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路】:1.道路:陸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遙知馬力。3.(路兒)途徑;門路:生路。活路兒。4.條理:理路。思路。筆路。5.地區;方面:南路貨。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線:三路進軍。七路公共汽車。7.種類;等次:這一路人。哪一路病?。頭路貨。紙有好幾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隊伍的行列,相當于“排”、“行”:四路縱隊。9.姓。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們要廣開言路,順應民心。
上級如果堵塞言路,讓有識者無法順利提出建言,就會造成瓦釜雷鳴的局面。
治理國家要廣開言路,深閉固距是不行的。
如今是法制社會,廣開言路,你對政府有什么意見,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提出來。
為了扭轉工廠虧損的局面,領導廣開言路,大家紛紛獻計獻策。
這次會議廣開言路,相互交流經驗,開得很成功。
在上位的人,一定要廣開言路,從善如流,否則獨斷獨行,必將喪失民心,遭致覆鼎之禍。
耳朵旁邊都是謊言路的前面都是危險,渴望奇跡能夠出現渴望誓言不要改變,看不到日出沒有明天睡去之前沒有時間,再也無法睜開雙眼看到熟悉的臉。費尼克斯
當領導的就要從諫如流,廣開言路,才能把工作搞好。
賢路當廣而不當狹,言路當開而不當塞宋史。民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