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遜的讀音 許遜的意思
許遜 (晉代道教人物)許遜(239年-374年),字敬之,江西南昌縣(今屬江西)長定鄉益塘坡人,祖籍汝南(今河南許昌),其父許肅于東漢末年率家避戰亂遷居南昌,吳赤烏二年(239)許遜出生于南昌縣益塘坡(今麻丘鄉)。晉代著名道士,道教凈明派祖師,尊稱許天師。道教尊為許真君,在道教流派中與張道陵、葛玄、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晉太康元年(280)舉孝廉,出任旌陽令,后棄官東歸,于西山中修道煉丹,著書立說,創“太上靈寶凈明法”,白日飛升。
- 許
- 遜
“許遜”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ǔ xùn]
- 漢字注音:
- ㄒㄩˇ ㄒㄩㄣˋ
- 簡繁字形:
- 許遜
- 是否常用:
- 否
“許遜”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傳說中的仙人。相傳為晉道士﹐汝南人﹐學道于吳猛﹐后舉孝廉﹐曾為旌陽令。感晉室棼亂﹐棄官東歸﹐周游江湖。東晉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飛升。世稱許真君或許旌陽。見《太平廣記》卷十四引唐無名氏《十二真君傳.許真君》。
網絡解釋
許遜 (晉代道教人物)
許遜(239年-374年),字敬之,江西南昌縣(今屬江西)長定鄉益塘坡人,祖籍汝南(今河南許昌),其父許肅于東漢末年率家避戰亂遷居南昌,吳赤烏二年(239)許遜出生于南昌縣益塘坡(今麻丘鄉)。晉代著名道士,道教凈明派祖師,尊稱許天師。道教尊為許真君,在道教流派中與張道陵、葛玄、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晉太康元年(280)舉孝廉,出任旌陽令,后棄官東歸,于西山中修道煉丹,著書立說,創“太上靈寶凈明法”,白日飛升。
“許遜”的單字解釋
【許】:1.應允,許可。2.相信。3.佩服;稱許。4.應允給予;貢獻。5.特指允婚;許配。6.期望。7.表約略估計數。8.多;許多。9.猶處;處所。10.如此;這般。11.或許;可能。12.副詞。表示疑問。相當於“何”、“什麼”。13.助詞。表示感嘆。14.同“御”。謂承奉祭祀。15.古國名。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姜姓。在今河南·許昌東。16.指許州,在今河南省·許昌市。
【遜】:同“遜”。
“許遜”的相關詞語
* 許遜的讀音是:xǔ xùn,許遜的意思:許遜 (晉代道教人物)許遜(239年-374年),字敬之,江西南昌縣(今屬江西)長定鄉益塘坡人,祖籍汝南(今河南許昌),其父許肅于東漢末年率家避戰亂遷居南昌,吳赤烏二年(239)許遜出生于南昌縣益塘坡(今麻丘鄉)。晉代著名道士,道教凈明派祖師,尊稱許天師。道教尊為許真君,在道教流派中與張道陵、葛玄、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晉太康元年(280)舉孝廉,出任旌陽令,后棄官東歸,于西山中修道煉丹,著書立說,創“太上靈寶凈明法”,白日飛升。
基本解釋
1.傳說中的仙人。相傳為晉道士﹐汝南人﹐學道于吳猛﹐后舉孝廉﹐曾為旌陽令。感晉室棼亂﹐棄官東歸﹐周游江湖。東晉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飛升。世稱許真君或許旌陽。見《太平廣記》卷十四引唐無名氏《十二真君傳.許真君》。許遜 (晉代道教人物)
許遜(239年-374年),字敬之,江西南昌縣(今屬江西)長定鄉益塘坡人,祖籍汝南(今河南許昌),其父許肅于東漢末年率家避戰亂遷居南昌,吳赤烏二年(239)許遜出生于南昌縣益塘坡(今麻丘鄉)。晉代著名道士,道教凈明派祖師,尊稱許天師。道教尊為許真君,在道教流派中與張道陵、葛玄、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晉太康元年(280)舉孝廉,出任旌陽令,后棄官東歸,于西山中修道煉丹,著書立說,創“太上靈寶凈明法”,白日飛升。【許】:1.應允,許可。2.相信。3.佩服;稱許。4.應允給予;貢獻。5.特指允婚;許配。6.期望。7.表約略估計數。8.多;許多。9.猶處;處所。10.如此;這般。11.或許;可能。12.副詞。表示疑問。相當於“何”、“什麼”。13.助詞。表示感嘆。14.同“御”。謂承奉祭祀。15.古國名。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姜姓。在今河南·許昌東。16.指許州,在今河南省·許昌市。
【遜】:同“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