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羅的讀音 諸羅的意思
諸羅 zhū luó 諸羅(諸羅) 古時對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的總稱。 明 何景明 《安莊道中》詩:“ 嶺 徼土風連 百粵 ,郊原人語雜 諸羅 。”無
- 諸
- 羅
“諸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ū luó]
- 漢字注音:
- ㄓㄨ ㄌㄨㄛˊ
- 簡繁字形:
- 諸羅
- 是否常用:
- 否
“諸羅”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古時對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的總稱。 辭典解釋
諸羅 zhū luó ㄓㄨ ㄌㄨㄛˊ 嘉義縣的舊名。參見「嘉義縣」條。
網絡解釋
諸羅
zhū luó ㄓㄨ ㄌㄨㄛˊ
諸羅(諸羅)
古時對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的總稱。
明 何景明 《安莊道中》詩:“ 嶺 徼土風連 百粵 ,郊原人語雜 諸羅 。”無
“諸羅”的單字解釋
【諸】:1.眾多、各個:“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3.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4.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5.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6.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7.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羅】:1.捕鳥的網:~網。2.張網捕捉:~掘(用網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糧食。喻用盡辦法籌措款項)。門可~雀(形容門庭冷落)。3.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請人才)。網~。包~。~織罪名(虛構罪名,陷害無辜)。4.散佈:~列。5.過濾流質或篩細粉末用的器具:絹~。6.用羅篩東西:~面。7.輕軟有稀孔的絲織品:~綺。~扇。8.量詞,用於商業,一羅合十二打。9.同“腡”。10.姓。
“諸羅”的相關詞語
* 諸羅的讀音是:zhū luó,諸羅的意思:諸羅 zhū luó 諸羅(諸羅) 古時對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的總稱。 明 何景明 《安莊道中》詩:“ 嶺 徼土風連 百粵 ,郊原人語雜 諸羅 。”無
基本解釋
1.古時對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的總稱。辭典解釋
諸羅 zhū luó ㄓㄨ ㄌㄨㄛˊ嘉義縣的舊名。參見「嘉義縣」條。
諸羅
zhū luó ㄓㄨ ㄌㄨㄛˊ諸羅(諸羅)
古時對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的總稱。
明 何景明 《安莊道中》詩:“ 嶺 徼土風連 百粵 ,郊原人語雜 諸羅 。”無
【諸】:1.眾多、各個:“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3.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4.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5.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6.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7.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羅】:1.捕鳥的網:~網。2.張網捕捉:~掘(用網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糧食。喻用盡辦法籌措款項)。門可~雀(形容門庭冷落)。3.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請人才)。網~。包~。~織罪名(虛構罪名,陷害無辜)。4.散佈:~列。5.過濾流質或篩細粉末用的器具:絹~。6.用羅篩東西:~面。7.輕軟有稀孔的絲織品:~綺。~扇。8.量詞,用於商業,一羅合十二打。9.同“腡”。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