詿怎么讀 詿的意思
“詿”字共有1個讀音:
[guà]

漢字 | 詿 |
---|---|
讀音 |
|
注音 | ㄍㄨㄚˋ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6 |
異體字 | 詿 ??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詿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BD6 |
其它編碼 | 五筆:yffg 倉頡:ivgg 鄭碼:sbb 四角:34714 |
筆順編碼 | 45121121 |
筆順筆畫 | 丶フ一丨一一丨一 |
筆順名稱 | 點 橫折提 橫 豎 橫 橫 豎 橫 |
詿字的意思
1.欺騙。
2.牽累;貽誤:詿誤。
詿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詿
(詿)
guà ㄍㄨㄚˋ
失誤:詿誤(a.牽連入罪;b.撤職,失官)。欺騙:詿亂天下,以危社稷。礙,掛礙。英語 error, mistake; deceive, mislead
德語 betrügen, trügen
法語 tromper,déranger
詿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詿
詿 guà
〈動〉
(1) 形聲。從言,圭( guī)聲。本義:貽誤(連累)
(2) 同本義 [affect adversely;implicate]
詿,誤也。——《說文》
詿誤吏民——《漢書·文帝紀》
夫不顧社稷之長利,而聽須臾之說,詿誤人主者,無過于此者矣。——《戰國策·韓策》
(3) 又如:詿誤(欺蒙牽連他人犯罪);詿注(錯誤地記載);詿亂(使迷惑混亂);詿謬(謬誤)
(4) 欺騙 [cheat]
詿,欺也。——《廣雅》
詿亂天下,欲危社稷。——《史記·吳王濞列傳》
(5) 又如:詿墨(欺蒙毀謗)
詿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詿【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集韻》《韻會》??古賣切,音卦。《說文》誤也。《博雅》欺也。《史記·吳王濞傳》詿亂天下。《前漢·王莽傳》臣莽當受詿上誤朝之罪。《集韻》或作??。
又《廣韻》胡掛切《集韻》胡卦切,??音絓。與??同。礙也。
又《集韻》古駡切,瓜去聲。與??同。相??誤也。或作??。
又《正韻》古畫切,乖去聲。亦與??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詿【卷三】【言部】
誤也。從言,佳省聲。古賣切
說文解字注
(詿)誤也。詿謂有所掛牽而然也。史記吳王濞傳。詿亂天下。漢書。景帝詔曰。吳王濞爲逆。詿誤吏民。從言。圭聲。古賣切。十六部。
詿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詿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