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十子的讀音 詩中十子的意思
詩中十子 清十詩人的并稱。《清史稿·文苑·尤侗傳》:“曹禾,字頌嘉,江陰人。……與田雯、宋犖、汪懋麟、顏光敏、王又旦、謝重輝、曹貞吉、丁澎、葉封齊名,稱詩中十子。”又稱“金臺十子”。“十子”曾在北京以詩詞唱和,為世注目;作品多抒寫個從生活,清淡閑適。詩風又各有特點,而以曹貞吉有名。其詩后學蘇軾、陸游,以七古為好,悲歌慷慨,名重一時。余者,曹禾詩多感慨之篇,田雯詩平易近理,顏光敏以近體見稱,丁澎多為七律,王又旦詩才清麗,別具品格。宋犖、汪懋麟也有佳作傳誦。“十子”中,謝重輝、葉封文學影響不大。王士禛編有《十子詩略》傳世。
- 詩
- 中
- 十
- 子
“詩中十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ī zhōng shí zǐ]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詩中十子
- 是否常用:
- 否
“詩中十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清初在北京唱和的田雯、宋犖等十位詩人。
網絡解釋
詩中十子
清十詩人的并稱。《清史稿·文苑·尤侗傳》:“曹禾,字頌嘉,江陰人。……與田雯、宋犖、汪懋麟、顏光敏、王又旦、謝重輝、曹貞吉、丁澎、葉封齊名,稱詩中十子。”又稱“金臺十子”。“十子”曾在北京以詩詞唱和,為世注目;作品多抒寫個從生活,清淡閑適。詩風又各有特點,而以曹貞吉有名。其詩后學蘇軾、陸游,以七古為好,悲歌慷慨,名重一時。余者,曹禾詩多感慨之篇,田雯詩平易近理,顏光敏以近體見稱,丁澎多為七律,王又旦詩才清麗,別具品格。宋犖、汪懋麟也有佳作傳誦。“十子”中,謝重輝、葉封文學影響不大。王士禛編有《十子詩略》傳世。
“詩中十子”的單字解釋
【詩】:1.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奏、韻律的語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發情感。2.(Shī)姓。
【中】:[zhōng]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中央。華中。居中。2.指中國: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隊伍中。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中指。中鋒。中年。中秋。中途。5.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農。中學。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適中。7.中人:作中。8.適于;合于:中用。中看。中聽。9.成;行;好:中不中?。這辦法中。飯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對上;恰好合上:中選。猜中了。三槍都打中了目標。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槍。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達到頂點: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詩中十子”的相關詞語
* 詩中十子的讀音是:shī zhōng shí zǐ,詩中十子的意思:詩中十子 清十詩人的并稱。《清史稿·文苑·尤侗傳》:“曹禾,字頌嘉,江陰人。……與田雯、宋犖、汪懋麟、顏光敏、王又旦、謝重輝、曹貞吉、丁澎、葉封齊名,稱詩中十子。”又稱“金臺十子”。“十子”曾在北京以詩詞唱和,為世注目;作品多抒寫個從生活,清淡閑適。詩風又各有特點,而以曹貞吉有名。其詩后學蘇軾、陸游,以七古為好,悲歌慷慨,名重一時。余者,曹禾詩多感慨之篇,田雯詩平易近理,顏光敏以近體見稱,丁澎多為七律,王又旦詩才清麗,別具品格。宋犖、汪懋麟也有佳作傳誦。“十子”中,謝重輝、葉封文學影響不大。王士禛編有《十子詩略》傳世。
基本解釋
指清初在北京唱和的田雯、宋犖等十位詩人。詩中十子
清十詩人的并稱。《清史稿·文苑·尤侗傳》:“曹禾,字頌嘉,江陰人。……與田雯、宋犖、汪懋麟、顏光敏、王又旦、謝重輝、曹貞吉、丁澎、葉封齊名,稱詩中十子。”又稱“金臺十子”。“十子”曾在北京以詩詞唱和,為世注目;作品多抒寫個從生活,清淡閑適。詩風又各有特點,而以曹貞吉有名。其詩后學蘇軾、陸游,以七古為好,悲歌慷慨,名重一時。余者,曹禾詩多感慨之篇,田雯詩平易近理,顏光敏以近體見稱,丁澎多為七律,王又旦詩才清麗,別具品格。宋犖、汪懋麟也有佳作傳誦。“十子”中,謝重輝、葉封文學影響不大。王士禛編有《十子詩略》傳世。【詩】:1.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奏、韻律的語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發情感。2.(Shī)姓。
【中】:[zhōng]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中央。華中。居中。2.指中國: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隊伍中。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中指。中鋒。中年。中秋。中途。5.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農。中學。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適中。7.中人:作中。8.適于;合于:中用。中看。中聽。9.成;行;好:中不中?。這辦法中。飯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對上;恰好合上:中選。猜中了。三槍都打中了目標。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槍。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達到頂點: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