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謗怎么讀 謗的意思

    “謗”字共有1個讀音: [bàng]  
    謗
    漢字
    讀音 [bàng]
    注音 ㄅㄤˋ
    部首 [讠]  言字旁
    筆畫 總筆畫:12 部外:10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繁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C24
    其它編碼 五筆:yupy|yyuy 倉頡:ivybs 鄭碼:ssws 四角:30727
    筆順編碼 454143454153
    筆順筆畫 丶フ丶一丶ノ丶フ丶一フノ
    筆順名稱 點 橫折提 點 橫 點 撇 點 橫撇/橫鉤 點 橫 橫折鉤 撇

    謗字的意思

    攻擊人,說人壞話:毀謗。誹謗。

    謗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謗)

    bàng ㄅㄤˋ

    惡意攻擊別人,說別人的壞話:謗譏。謗訕。謗議。謗毀。誹謗。責備:謗木(傳說中舜設立的供人寫諫言的木牌,后代仿效。亦稱“華表木”)。“厲王虐,國人謗王”。

    英語 slander, libel

    法語 médire,vilipender,diffamer

    謗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謗 bàng

    〈動〉

    (1) (形聲兼會意。從言,旁聲。本義:在背后公開地議論或批評某人的短處)

    (2) 同本義 [criticise openly]

    謗,毀也。——《說文》。按,謗者道人之實,事與誣譖不同。大言曰謗,小言曰誹,曰譏。

    厲王虐,國人謗王。——《國語·周語上》

    有能謗譏于市朝。——《戰國策·齊策》

    以致天下怨謗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3) 又如:謗書(攻擊別人或揭發別人隱私的文書;亦專指《史記》)

    (4) 誹謗 [defame;slander]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是故事修而謗興。——唐· 韓愈《原毀》

    (5) 又如:謗言(公開指責他人的話。同謗議);謗譽(毀謗或贊譽)

    (6) 詛咒 [curse]

    進胙者莫不謗令尹。——《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謗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謗【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補浪切,牓去聲。《說文》毀也。《廣雅》惡也。《玉篇》誹也,對也。人道其惡也。《增韻》訕也。《左傳·莊二十二年》羈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謗。《史記·孝文紀》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戰國策》樂羊反而語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

    又《集韻》《韻會》??逋旁切,牓平聲。義同。《正字通》本作??。字彙從俗作謗,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謗【卷三】【言部】

    毀也。從言?聲。補浪切

    說文解字注

    (謗)毀也。謗之言旁也。旁、溥也。大言之過其實。諭語。子貢方人。假方爲謗。從言。旁聲。補浪切。十部。

    謗字組詞

    謗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謗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