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蒙樓的讀音 豁蒙樓的意思
豁蒙樓 豁蒙樓位于南京市玄武區雞鳴寺內、雞籠山東北端,是兩江總督張之洞為了紀念其門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銳而修建的建筑。清朝光緒二十年(1894年),兩江總督張之洞建造豁蒙樓,“豁蒙”二字取自杜甫《贈書監江夏李公邕》“憂來豁蒙蔽”。這里是登臨望景的絕佳處,鐘山的紫氣、九華的塔影、還有逶迤的古城墻,此間目之所及,能達江北的浦口、城南的白鷺洲。
- 豁
- 蒙
- 樓
“豁蒙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uō méng lóu]
- 漢字注音:
- ㄏㄨㄛ ㄇㄥˊ ㄌㄡˊ
- 簡繁字形:
- 豁蒙樓
- 是否常用:
- 否
“豁蒙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在南京雞鳴寺,建于清光緒年間,取杜甫"憂來豁蒙蔽"(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詩意命名。舊時為詩人詞客歌詠勝地。
網絡解釋
豁蒙樓
豁蒙樓位于南京市玄武區雞鳴寺內、雞籠山東北端,是兩江總督張之洞為了紀念其門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銳而修建的建筑。清朝光緒二十年(1894年),兩江總督張之洞建造豁蒙樓,“豁蒙”二字取自杜甫《贈書監江夏李公邕》“憂來豁蒙蔽”。這里是登臨望景的絕佳處,鐘山的紫氣、九華的塔影、還有逶迤的古城墻,此間目之所及,能達江北的浦口、城南的白鷺洲。
“豁蒙樓”的單字解釋
【豁】:[huō]1.裂開:豁了一個口子。紐襻兒豁了。2.狠心付出很高的代價;舍棄:豁出三天工夫也得把它做好。[huò]1.開闊;開通;通達:豁然。豁達。顯豁。2.免除:豁免。[huá]見〖劃拳〗(豁拳)。
【蒙】:[méng]1.蒙昧:啟蒙。2.遮蓋:蒙上頭巾。3.承受;遭受:承蒙指教。蒙難。4.形容雨點細小:蒙蒙細雨。5.忠厚的樣子。6.“蒙眬”的“蒙”。[mēng]1.欺哄:休想蒙人。2.隨便胡猜:瞎蒙。3.昏迷:頭發(fā)蒙。[měng]蒙古族。
【樓】:同“樓”。
“豁蒙樓”的相關詞語
* 豁蒙樓的讀音是:huō méng lóu,豁蒙樓的意思:豁蒙樓 豁蒙樓位于南京市玄武區雞鳴寺內、雞籠山東北端,是兩江總督張之洞為了紀念其門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銳而修建的建筑。清朝光緒二十年(1894年),兩江總督張之洞建造豁蒙樓,“豁蒙”二字取自杜甫《贈書監江夏李公邕》“憂來豁蒙蔽”。這里是登臨望景的絕佳處,鐘山的紫氣、九華的塔影、還有逶迤的古城墻,此間目之所及,能達江北的浦口、城南的白鷺洲。
基本解釋
在南京雞鳴寺,建于清光緒年間,取杜甫"憂來豁蒙蔽"(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詩意命名。舊時為詩人詞客歌詠勝地。豁蒙樓
豁蒙樓位于南京市玄武區雞鳴寺內、雞籠山東北端,是兩江總督張之洞為了紀念其門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銳而修建的建筑。清朝光緒二十年(1894年),兩江總督張之洞建造豁蒙樓,“豁蒙”二字取自杜甫《贈書監江夏李公邕》“憂來豁蒙蔽”。這里是登臨望景的絕佳處,鐘山的紫氣、九華的塔影、還有逶迤的古城墻,此間目之所及,能達江北的浦口、城南的白鷺洲。【豁】:[huō]1.裂開:豁了一個口子。紐襻兒豁了。2.狠心付出很高的代價;舍棄:豁出三天工夫也得把它做好。[huò]1.開闊;開通;通達:豁然。豁達。顯豁。2.免除:豁免。[huá]見〖劃拳〗(豁拳)。
【蒙】:[méng]1.蒙昧:啟蒙。2.遮蓋:蒙上頭巾。3.承受;遭受:承蒙指教。蒙難。4.形容雨點細小:蒙蒙細雨。5.忠厚的樣子。6.“蒙眬”的“蒙”。[mēng]1.欺哄:休想蒙人。2.隨便胡猜:瞎蒙。3.昏迷:頭發(fā)蒙。[měng]蒙古族。
【樓】: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