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正的讀音 象正的意思
象正 象正 佛教語。象法、正法的合稱。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象正雖闌,希夷未缺。”
- 象
- 正
“象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àng zhèng]
- 漢字注音:
- ㄒㄧㄤˋ ㄓㄥ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象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佛教語。象法﹑正法的合稱。
網絡解釋
象正
象正
佛教語。象法、正法的合稱。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象正雖闌,希夷未缺。”
“象正”的單字解釋
【象】:1.哺乳動物,是陸地上現存最大的動物,耳朵大,鼻子長圓筒形,能蜷曲,多有一對長大的門牙伸出口外,全身的毛很稀疏,皮很厚,吃嫩葉和野菜等。生活于我國云南南部、印度、非洲等熱帶地方。有的可馴養來馱運貨物。2.(Xiàng)姓。3.形狀;樣子:景象。天象。氣象。印象。萬象更新。4.仿效;模擬:象形。象聲。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象正”的相關詞語
* 象正的讀音是:xiàng zhèng,象正的意思:象正 象正 佛教語。象法、正法的合稱。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象正雖闌,希夷未缺。”
基本解釋
佛教語。象法﹑正法的合稱。象正
象正佛教語。象法、正法的合稱。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象正雖闌,希夷未缺。”
【象】:1.哺乳動物,是陸地上現存最大的動物,耳朵大,鼻子長圓筒形,能蜷曲,多有一對長大的門牙伸出口外,全身的毛很稀疏,皮很厚,吃嫩葉和野菜等。生活于我國云南南部、印度、非洲等熱帶地方。有的可馴養來馱運貨物。2.(Xiàng)姓。3.形狀;樣子:景象。天象。氣象。印象。萬象更新。4.仿效;模擬:象形。象聲。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