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的讀音 貴陽的意思
貴陽 貴陽,貴州省省會,簡稱筑、金筑,有“林城”之美譽,因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是貴州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工業基地及商貿旅游服務中心 。西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全國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城市、全國綜合性鐵路樞紐。屬于亞熱帶濕潤溫和型氣候,年平均氣溫15.3℃,年平均相對濕度77%,2016年森林覆蓋率為46.5%,有森林公園11個。 貴陽是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呼叫中心與服務外包集聚區、大數據交易中心、數據中心集聚區。為中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城市、中國避暑之都,榮登“中國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2017年,貴陽市復查確認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貴陽之名較早見于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元代始建順元城,明永樂年間,貴州建省,貴陽成為貴州省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境內有30多種少數民族,有山地、河流、峽谷、湖泊、巖溶、洞穴、瀑布、原始森林、人文、古城樓閣等32種旅游景點。2018年4月,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劃分為“2018年傳銷重點整治城市”。2018年度《中國國家旅游》最佳優質旅游城市。
- 貴
- 陽
“貴陽”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ì yáng]
- 漢字注音:
- ㄍㄨㄟˋ ㄧㄤˊ
- 簡繁字形:
- 貴陽
- 是否常用:
- 否
“貴陽”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貴陽 Guìyáng
[Guiyang] 貴州省會 ,位于貴州中部,面積1986平方公里,人口132萬。處于黔貴、貴昆、湘黔、川黔鐵路交匯點,是貴州省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辭典解釋
貴陽 guì yáng ㄍㄨㄟˋ ㄧㄤˊ 城市名。位于貴州省中部。參見「貴陽市」條。
英語 Guiyang prefecture level city and capital of Guizhou province 貴州|貴州[Gui4 zhou1], short name 筑[Zhu4]
德語 Guiyang (Eig, Geo)?
法語 Guiyang
網絡解釋
貴陽
貴陽,貴州省省會,簡稱筑、金筑,有“林城”之美譽,因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是貴州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工業基地及商貿旅游服務中心 。西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全國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城市、全國綜合性鐵路樞紐。屬于亞熱帶濕潤溫和型氣候,年平均氣溫15.3℃,年平均相對濕度77%,2016年森林覆蓋率為46.5%,有森林公園11個。
貴陽是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呼叫中心與服務外包集聚區、大數據交易中心、數據中心集聚區。為中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城市、中國避暑之都,榮登“中國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2017年,貴陽市復查確認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貴陽之名較早見于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元代始建順元城,明永樂年間,貴州建省,貴陽成為貴州省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境內有30多種少數民族,有山地、河流、峽谷、湖泊、巖溶、洞穴、瀑布、原始森林、人文、古城樓閣等32種旅游景點。2018年4月,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劃分為“2018年傳銷重點整治城市”。2018年度《中國國家旅游》最佳優質旅游城市。
“貴陽”的單字解釋
【貴】:1.“貴”的繁體字。2.價錢高:“昂貴”。唐?杜甫《歲晏行》:“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太傷農。”3.地位崇高﹑優越:“貴族”。《聊齋志異?卷二?張誠》:“納以其貴公子,未敢仰視。”4.品質高:“高貴”﹑“華貴”。5.敬辭:“貴姓”﹑“貴國”﹑“貴寶地”。《水滸傳?第三回》:“望乞恕罪,高抬貴手。”6.注重﹑重視:“學貴有恆”﹑“人貴自立”。漢?晁錯《論貴粟疏》:“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7.尊顯的人或地位:“權貴”。《論語?里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8.貴州省的簡稱。9.姓。如漢代有貴遷。
【陽】:同“陽”。
“貴陽”的相關詞語
* 貴陽的讀音是:guì yáng,貴陽的意思:貴陽 貴陽,貴州省省會,簡稱筑、金筑,有“林城”之美譽,因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是貴州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工業基地及商貿旅游服務中心 。西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全國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城市、全國綜合性鐵路樞紐。屬于亞熱帶濕潤溫和型氣候,年平均氣溫15.3℃,年平均相對濕度77%,2016年森林覆蓋率為46.5%,有森林公園11個。 貴陽是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呼叫中心與服務外包集聚區、大數據交易中心、數據中心集聚區。為中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城市、中國避暑之都,榮登“中國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2017年,貴陽市復查確認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貴陽之名較早見于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元代始建順元城,明永樂年間,貴州建省,貴陽成為貴州省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境內有30多種少數民族,有山地、河流、峽谷、湖泊、巖溶、洞穴、瀑布、原始森林、人文、古城樓閣等32種旅游景點。2018年4月,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劃分為“2018年傳銷重點整治城市”。2018年度《中國國家旅游》最佳優質旅游城市。
基本解釋
貴陽 Guìyáng
[Guiyang] 貴州省會 ,位于貴州中部,面積1986平方公里,人口132萬。處于黔貴、貴昆、湘黔、川黔鐵路交匯點,是貴州省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辭典解釋
貴陽 guì yáng ㄍㄨㄟˋ ㄧㄤˊ城市名。位于貴州省中部。參見「貴陽市」條。
英語 Guiyang prefecture level city and capital of Guizhou province 貴州|貴州[Gui4 zhou1], short name 筑[Zhu4]
德語 Guiyang (Eig, Geo)?
法語 Guiyang
貴陽
貴陽,貴州省省會,簡稱筑、金筑,有“林城”之美譽,因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是貴州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工業基地及商貿旅游服務中心 。西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全國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城市、全國綜合性鐵路樞紐。屬于亞熱帶濕潤溫和型氣候,年平均氣溫15.3℃,年平均相對濕度77%,2016年森林覆蓋率為46.5%,有森林公園11個。貴陽是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呼叫中心與服務外包集聚區、大數據交易中心、數據中心集聚區。為中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城市、中國避暑之都,榮登“中國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2017年,貴陽市復查確認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貴陽之名較早見于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元代始建順元城,明永樂年間,貴州建省,貴陽成為貴州省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境內有30多種少數民族,有山地、河流、峽谷、湖泊、巖溶、洞穴、瀑布、原始森林、人文、古城樓閣等32種旅游景點。2018年4月,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劃分為“2018年傳銷重點整治城市”。2018年度《中國國家旅游》最佳優質旅游城市。
【貴】:1.“貴”的繁體字。2.價錢高:“昂貴”。唐?杜甫《歲晏行》:“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太傷農。”3.地位崇高﹑優越:“貴族”。《聊齋志異?卷二?張誠》:“納以其貴公子,未敢仰視。”4.品質高:“高貴”﹑“華貴”。5.敬辭:“貴姓”﹑“貴國”﹑“貴寶地”。《水滸傳?第三回》:“望乞恕罪,高抬貴手。”6.注重﹑重視:“學貴有恆”﹑“人貴自立”。漢?晁錯《論貴粟疏》:“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7.尊顯的人或地位:“權貴”。《論語?里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8.貴州省的簡稱。9.姓。如漢代有貴遷。
【陽】:同“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