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斂貴出的讀音 賤斂貴出的意思
【解釋】低價賣進,高價賣出。【出處】唐·韓愈《曹成王碑》:“恒平物估,賊斂貴出。”【近義詞】低進高出、賤買貴賣、賤斂貴發【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指古代平抑糧價的措施
- 賤
- 斂
- 貴
- 出
“賤斂貴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àn liǎn guì chū]
- 漢字注音:
- ㄐㄧㄢˋ ㄌㄧㄢˇ ㄍㄨㄟˋ ㄔㄨ
- 簡繁字形:
- 賤斂貴出
- 是否常用:
- 否
“賤斂貴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舊時平抑物價的一種措施。谷賤傷農時,平價收進;谷貴苦民時,平價出售。 辭典解釋
賤斂貴出 jiàn liàn guì chū ㄐㄧㄢˋ ㄌㄧㄢˋ ㄍㄨㄟˋ ㄔㄨ 廉價買進,高價賣出。唐.韓愈〈曹成王碑〉:「王始政于溫,終政于襄,桓平物估,賤斂貴出。」也作「賤斂貴發」。
網絡解釋
【解釋】低價賣進,高價賣出。
【出處】唐·韓愈《曹成王碑》:“恒平物估,賊斂貴出。”
【近義詞】低進高出、賤買貴賣、賤斂貴發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指古代平抑糧價的措施
“賤斂貴出”的單字解釋
【賤】:同“賤”。
【斂】:1.聚集、收集:斂財。唐·王勃《餞韋兵曹》:“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聊齋志異·卷十一·竹青》:“訊知其由,斂貲送歸。”2.約束、節制:收斂;斂容。《漢書·卷七十六·張敞傳》:“此言尊貴所以自斂制,不從恣之義也。”《紅樓夢·第九十七回》:“寶玉見了父親,神志略斂些,片時清楚,也沒什麼大差。”3.退縮。見“斂手”、“斂足”等條。4.為死者更衣入棺。同“殮”:殯斂。宋·錢公輔《義田記》:“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5.賦稅。《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資治通鑑·卷二五二·唐紀六十八·僖宗乾符二年》:“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6.姓。如五代時有斂憲。
【貴】:1.“貴”的繁體字。2.價錢高:“昂貴”。唐?杜甫《歲晏行》:“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太傷農。”3.地位崇高﹑優越:“貴族”。《聊齋志異?卷二?張誠》:“納以其貴公子,未敢仰視。”4.品質高:“高貴”﹑“華貴”。5.敬辭:“貴姓”﹑“貴國”﹑“貴寶地”。《水滸傳?第三回》:“望乞恕罪,高抬貴手。”6.注重﹑重視:“學貴有恆”﹑“人貴自立”。漢?晁錯《論貴粟疏》:“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7.尊顯的人或地位:“權貴”。《論語?里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8.貴州省的簡稱。9.姓。如漢代有貴遷。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賤斂貴出”的相關詞語
* 賤斂貴出的讀音是:jiàn liǎn guì chū,賤斂貴出的意思:【解釋】低價賣進,高價賣出。【出處】唐·韓愈《曹成王碑》:“恒平物估,賊斂貴出。”【近義詞】低進高出、賤買貴賣、賤斂貴發【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指古代平抑糧價的措施
基本解釋
舊時平抑物價的一種措施。谷賤傷農時,平價收進;谷貴苦民時,平價出售。辭典解釋
賤斂貴出 jiàn liàn guì chū ㄐㄧㄢˋ ㄌㄧㄢˋ ㄍㄨㄟˋ ㄔㄨ廉價買進,高價賣出。唐.韓愈〈曹成王碑〉:「王始政于溫,終政于襄,桓平物估,賤斂貴出。」也作「賤斂貴發」。
【解釋】低價賣進,高價賣出。
【出處】唐·韓愈《曹成王碑》:“恒平物估,賊斂貴出。”
【近義詞】低進高出、賤買貴賣、賤斂貴發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指古代平抑糧價的措施
【賤】:同“賤”。
【斂】:1.聚集、收集:斂財。唐·王勃《餞韋兵曹》:“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聊齋志異·卷十一·竹青》:“訊知其由,斂貲送歸。”2.約束、節制:收斂;斂容。《漢書·卷七十六·張敞傳》:“此言尊貴所以自斂制,不從恣之義也。”《紅樓夢·第九十七回》:“寶玉見了父親,神志略斂些,片時清楚,也沒什麼大差。”3.退縮。見“斂手”、“斂足”等條。4.為死者更衣入棺。同“殮”:殯斂。宋·錢公輔《義田記》:“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5.賦稅。《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資治通鑑·卷二五二·唐紀六十八·僖宗乾符二年》:“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6.姓。如五代時有斂憲。
【貴】:1.“貴”的繁體字。2.價錢高:“昂貴”。唐?杜甫《歲晏行》:“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太傷農。”3.地位崇高﹑優越:“貴族”。《聊齋志異?卷二?張誠》:“納以其貴公子,未敢仰視。”4.品質高:“高貴”﹑“華貴”。5.敬辭:“貴姓”﹑“貴國”﹑“貴寶地”。《水滸傳?第三回》:“望乞恕罪,高抬貴手。”6.注重﹑重視:“學貴有恆”﹑“人貴自立”。漢?晁錯《論貴粟疏》:“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7.尊顯的人或地位:“權貴”。《論語?里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8.貴州省的簡稱。9.姓。如漢代有貴遷。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