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扆的讀音 負扆的意思
負扆 扆,戶牖之間的屏風。天子見諸侯時,背扆而坐。《淮南子·齊俗訓》:“(周公)攝天子之位,負扆而朝諸侯。”沈約《奏彈王源》:“陛下所以負扆興言,思清敝俗者也。”
- 負
- 扆
“負扆”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ù yǐ]
- 漢字注音:
- ㄈㄨˋ ㄧˇ
- 簡繁字形:
- 負扆
- 是否常用:
- 否
“負扆”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負依"。 2.背靠屏風。指皇帝臨朝聽政。 辭典解釋
負扆 fù yǐ ㄈㄨˋ ㄧˇ 古代天子接見諸侯,背對窗戶南面而立,以示君位,故后世即以負扆比喻南面稱帝或攝政。
《淮南子.齊俗》:「攝天子之位,負扆而朝諸侯。」
漢.高誘.注:「戶牖之間謂之扆。」
《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唐.司馬貞.索隱述贊:「周公攝政,負扆據圖。」
網絡解釋
負扆
扆,戶牖之間的屏風。天子見諸侯時,背扆而坐。《淮南子·齊俗訓》:“(周公)攝天子之位,負扆而朝諸侯。”沈約《奏彈王源》:“陛下所以負扆興言,思清敝俗者也。”
“負扆”的單字解釋
【負】:1.背(bēi):負荊。負重。2.擔負:負責任。身負重任。3.依仗;倚靠:負隅。負險固守。4.遭受:負傷。負屈。5.享有:久負盛名。6.虧欠;拖欠:負債。7.背棄;辜負:負約。忘恩負義。有負重托。8.失敗(跟“勝”相對):勝負。負于客隊。9.屬性詞。小于零的(跟“正”相對):負數。負號。10.姓。
【扆】:1.古代的一種屏風。2.姓。
“負扆”的相關詞語
* 負扆的讀音是:fù yǐ,負扆的意思:負扆 扆,戶牖之間的屏風。天子見諸侯時,背扆而坐。《淮南子·齊俗訓》:“(周公)攝天子之位,負扆而朝諸侯。”沈約《奏彈王源》:“陛下所以負扆興言,思清敝俗者也。”
基本解釋
1.亦作"負依"。 2.背靠屏風。指皇帝臨朝聽政。辭典解釋
負扆 fù yǐ ㄈㄨˋ ㄧˇ古代天子接見諸侯,背對窗戶南面而立,以示君位,故后世即以負扆比喻南面稱帝或攝政。
《淮南子.齊俗》:「攝天子之位,負扆而朝諸侯。」
漢.高誘.注:「戶牖之間謂之扆。」
《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唐.司馬貞.索隱述贊:「周公攝政,負扆據圖。」
負扆
扆,戶牖之間的屏風。天子見諸侯時,背扆而坐。《淮南子·齊俗訓》:“(周公)攝天子之位,負扆而朝諸侯。”沈約《奏彈王源》:“陛下所以負扆興言,思清敝俗者也。”【負】:1.背(bēi):負荊。負重。2.擔負:負責任。身負重任。3.依仗;倚靠:負隅。負險固守。4.遭受:負傷。負屈。5.享有:久負盛名。6.虧欠;拖欠:負債。7.背棄;辜負:負約。忘恩負義。有負重托。8.失敗(跟“勝”相對):勝負。負于客隊。9.屬性詞。小于零的(跟“正”相對):負數。負號。10.姓。
【扆】:1.古代的一種屏風。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