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麻的讀音 貼麻的意思
貼麻 唐 宋 時任命大臣用黃白麻紙頒詔,如有改動,則須改貼重寫,叫做“貼麻”。
- 貼
- 麻
“貼麻”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iē má]
- 漢字注音:
- ㄊㄧㄝ ㄇㄚˊ
- 簡繁字形:
- 貼麻
- 是否常用:
- 否
“貼麻”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唐宋時任命大臣用黃白麻紙頒詔,如有改動,則須改貼重寫,叫做"貼麻"。
網絡解釋
貼麻
唐 宋 時任命大臣用黃白麻紙頒詔,如有改動,則須改貼重寫,叫做“貼麻”。
“貼麻”的單字解釋
【貼】:1.粘,把一種東西粘在另一種東西上:貼金。粘貼。剪貼。2.靠近,緊挨:貼近。貼切(密合、恰當、確切)。貼心。3.添補,補助:補貼。津貼。倒(dào)貼。貼息(用期票調換現款時付出利息)。4.同“帖”。5.傳統戲劇角色名:貼旦(次要的旦角。簡稱“貼”)。
【麻】: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2.指“芝麻”:麻醬。麻油。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7.喻紛亂:麻亂。麻沸。8.姓。
“貼麻”的相關詞語
* 貼麻的讀音是:tiē má,貼麻的意思:貼麻 唐 宋 時任命大臣用黃白麻紙頒詔,如有改動,則須改貼重寫,叫做“貼麻”。
基本解釋
唐宋時任命大臣用黃白麻紙頒詔,如有改動,則須改貼重寫,叫做"貼麻"。貼麻
唐 宋 時任命大臣用黃白麻紙頒詔,如有改動,則須改貼重寫,叫做“貼麻”。【貼】:1.粘,把一種東西粘在另一種東西上:貼金。粘貼。剪貼。2.靠近,緊挨:貼近。貼切(密合、恰當、確切)。貼心。3.添補,補助:補貼。津貼。倒(dào)貼。貼息(用期票調換現款時付出利息)。4.同“帖”。5.傳統戲劇角色名:貼旦(次要的旦角。簡稱“貼”)。
【麻】: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2.指“芝麻”:麻醬。麻油。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7.喻紛亂:麻亂。麻沸。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