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論的讀音 賦論的意思
賦論 《賦論》是篇辭賦文論。作者,是著名辭賦家---金學孟。管窺之見,卻是創造性的見解---對于辭賦如何發展,深刻地指出了幾條中肯理論。《賦論》云:“繁贅冗長之枯燥,僅此以案,望眾大方之家校正蕙賜蘭麝之香。 牽衽散人金學孟荒誕于2006年4月3日晨”。金學孟《賦論》云:“屈子之作流芳千古,何在?人民性!樹人之品盡管深奧,仍名,人民性”。
- 賦
- 論
“賦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ù lùn]
- 漢字注音:
- ㄈㄨˋ ㄌㄨㄣˋ
- 簡繁字形:
- 賦論
- 是否常用:
- 否
“賦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辭賦和議論文。
網絡解釋
賦論
《賦論》是篇辭賦文論。作者,是著名辭賦家---金學孟。管窺之見,卻是創造性的見解---對于辭賦如何發展,深刻地指出了幾條中肯理論。《賦論》云:“繁贅冗長之枯燥,僅此以案,望眾大方之家校正蕙賜蘭麝之香。 牽衽散人金學孟荒誕于2006年4月3日晨”。金學孟《賦論》云:“屈子之作流芳千古,何在?人民性!樹人之品盡管深奧,仍名,人民性”。
“賦論”的單字解釋
【賦】:1.(上對下)交給:賦予。2.舊時指農業稅:田賦。賦稅。3.征收(賦稅):賦以重稅。4.我國古代文體,盛行于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說理的。5.做(詩、詞):賦詩一首。
【論】:[lùn]1.分析和說明道理:評論。議論。2.分析和說明道理的言論、文章或理論:輿論。社論。歷史唯物論。3.評定;看待:論罪。相提并論。4.介詞。按照:論堆賣。論件計工。[lún]〔論語〕儒家經典之一。孔子弟子編纂的有關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和弟子間的談話,涉及政治、經濟、教育、道德和哲學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宋代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
“賦論”的相關詞語
* 賦論的讀音是:fù lùn,賦論的意思:賦論 《賦論》是篇辭賦文論。作者,是著名辭賦家---金學孟。管窺之見,卻是創造性的見解---對于辭賦如何發展,深刻地指出了幾條中肯理論。《賦論》云:“繁贅冗長之枯燥,僅此以案,望眾大方之家校正蕙賜蘭麝之香。 牽衽散人金學孟荒誕于2006年4月3日晨”。金學孟《賦論》云:“屈子之作流芳千古,何在?人民性!樹人之品盡管深奧,仍名,人民性”。
基本解釋
辭賦和議論文。賦論
《賦論》是篇辭賦文論。作者,是著名辭賦家---金學孟。管窺之見,卻是創造性的見解---對于辭賦如何發展,深刻地指出了幾條中肯理論。《賦論》云:“繁贅冗長之枯燥,僅此以案,望眾大方之家校正蕙賜蘭麝之香。 牽衽散人金學孟荒誕于2006年4月3日晨”。金學孟《賦論》云:“屈子之作流芳千古,何在?人民性!樹人之品盡管深奧,仍名,人民性”。【賦】:1.(上對下)交給:賦予。2.舊時指農業稅:田賦。賦稅。3.征收(賦稅):賦以重稅。4.我國古代文體,盛行于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說理的。5.做(詩、詞):賦詩一首。
【論】:[lùn]1.分析和說明道理:評論。議論。2.分析和說明道理的言論、文章或理論:輿論。社論。歷史唯物論。3.評定;看待:論罪。相提并論。4.介詞。按照:論堆賣。論件計工。[lún]〔論語〕儒家經典之一。孔子弟子編纂的有關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和弟子間的談話,涉及政治、經濟、教育、道德和哲學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宋代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