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遂初的讀音 賦遂初的意思
賦遂初 fù suì chū賦遂初(賦遂初)晉 代 孫綽 作《遂初賦》,反映作者樂于隱居生活,后因以“賦《遂初》”借指辭官隱居。《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常說:‘宦海風波,實難久戀。’……所以在風塵勞攘的時候,每懷長林豐草之思,而今卻可賦《遂初》了。”
- 賦
- 遂
- 初
“賦遂初”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ù suì chū]
- 漢字注音:
- ㄈㄨˋ ㄙㄨㄟˋ ㄔㄨ
- 簡繁字形:
- 賦遂初
- 是否常用:
- 否
“賦遂初”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晉代孫綽作《遂初賦》,反映作者樂于隱居生活,后因以"賦《遂初》"借指辭官隱居。
網絡解釋
賦遂初
fù suì chūㄈㄨˋ ㄙㄨㄟˋ ㄔㄨ賦遂初(賦遂初)晉 代 孫綽 作《遂初賦》,反映作者樂于隱居生活,后因以“賦《遂初》”借指辭官隱居。《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常說:‘宦海風波,實難久戀。’……所以在風塵勞攘的時候,每懷長林豐草之思,而今卻可賦《遂初》了。”
“賦遂初”的單字解釋
【賦】:1.(上對下)交給:賦予。2.舊時指農業稅:田賦。賦稅。3.征收(賦稅):賦以重稅。4.我國古代文體,盛行于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說理的。5.做(詩、詞):賦詩一首。
【遂】:[suì]1.順心;稱意:遂心。遂愿。2.成功:百事乃遂。陰謀未遂。3.文言連詞。于是:書既發,遂舉兵。[suí]義同“遂(suì)”。用于“半身不遂”。
【初】:1.開始的:初夏。初冬。2.開始的一段時間:年初。月初。本學期初。3.第一個:初伏。初旬。初一(農歷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個一”,區別于“十一、二十一”)。初十(農歷每月的第十天,等于“第一個十”,區別于“二十、三十”)。4.第一次;剛開始:初試。初出茅廬。初學乍練。5.最低的(等級):初級。初等。6.原來的:初心。初志。初愿。7.原來的情況:和好如初。8.姓。
“賦遂初”的相關詞語
* 賦遂初的讀音是:fù suì chū,賦遂初的意思:賦遂初 fù suì chū賦遂初(賦遂初)晉 代 孫綽 作《遂初賦》,反映作者樂于隱居生活,后因以“賦《遂初》”借指辭官隱居。《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常說:‘宦海風波,實難久戀。’……所以在風塵勞攘的時候,每懷長林豐草之思,而今卻可賦《遂初》了。”
基本解釋
晉代孫綽作《遂初賦》,反映作者樂于隱居生活,后因以"賦《遂初》"借指辭官隱居。賦遂初
fù suì chūㄈㄨˋ ㄙㄨㄟˋ ㄔㄨ賦遂初(賦遂初)晉 代 孫綽 作《遂初賦》,反映作者樂于隱居生活,后因以“賦《遂初》”借指辭官隱居。《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常說:‘宦海風波,實難久戀。’……所以在風塵勞攘的時候,每懷長林豐草之思,而今卻可賦《遂初》了。”【賦】:1.(上對下)交給:賦予。2.舊時指農業稅:田賦。賦稅。3.征收(賦稅):賦以重稅。4.我國古代文體,盛行于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說理的。5.做(詩、詞):賦詩一首。
【遂】:[suì]1.順心;稱意:遂心。遂愿。2.成功:百事乃遂。陰謀未遂。3.文言連詞。于是:書既發,遂舉兵。[suí]義同“遂(suì)”。用于“半身不遂”。
【初】:1.開始的:初夏。初冬。2.開始的一段時間:年初。月初。本學期初。3.第一個:初伏。初旬。初一(農歷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個一”,區別于“十一、二十一”)。初十(農歷每月的第十天,等于“第一個十”,區別于“二十、三十”)。4.第一次;剛開始:初試。初出茅廬。初學乍練。5.最低的(等級):初級。初等。6.原來的:初心。初志。初愿。7.原來的情況:和好如初。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