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場的讀音 趕場的意思
趕場 (詞語概念)趕場,又叫趕集。中國民間風俗,流行全國各地。福建、廣東、浙江沿海人多半叫“趕虛(趕圩,虛天)”;南方很多省份叫“趕場”,北方叫“趕集”,云南叫“趕街”,嶺南一帶叫“趕務”。各地叫法不同。
- 趕
- 場
“趕場”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ǎn chǎng]
- 漢字注音:
- ㄍㄢˇ ㄔㄤˇ
- 簡繁字形:
- 趕場
- 是否常用:
- 是
“趕場”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趕場 gǎncháng
[go to market;go to a fair] 〈方〉∶趕集
上街趕場
趕場 gǎnchǎng
[be on rush to give performance elsewhere] 須于同一天到不同地方去表演的演員,在一個地方表演完畢之后趕緊到另一個地方去表演
辭典解釋
趕場 gǎn cháng ㄍㄢˇ ㄔㄤˊ 在特定的日期或節日,各地的商人聚集一處買賣交易。
如:「每遇趕場,村子里總是特別熱鬧。」
演出者一天內須到不同地點表演,當前一個表演結束后,立即趕到下一個地方表演。
如:「今晚他有三個秀約,一定得趕場了。」
網絡解釋
趕場 (詞語概念)
趕場,又叫趕集。中國民間風俗,流行全國各地。福建、廣東、浙江沿海人多半叫“趕虛(趕圩,虛天)”;南方很多省份叫“趕場”,北方叫“趕集”,云南叫“趕街”,嶺南一帶叫“趕務”。各地叫法不同。
“趕場”的單字解釋
【趕】:同“趕”。
【場】:[chǎng]1.處所;多人聚集或事情發生的地方。2.指市肆。3.五代、宋時煎鹽、冶鐵、造酒之所與官府所置專賣市肆,皆名場。4.指科舉時代的考試之所。5.指科舉考試。6.指表演技藝的空地。7.特指舞臺的前臺。8.戲劇中的段落。每場表演全劇故事的一個片段。9.量詞。多用於一樁完整的事情如表演、競技、考試等。10.電視接收機中,電子束對一幅畫面的奇數行或偶數行完成一次隔行掃描,叫做一場。奇數場和偶數場合為一幀完整畫面。11.物質存在的一種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動量和質量,能傳遞實物間的相互作用,如電場、磁場、引力場等。[cháng]1.翻曬作物和脫粒的平坦空地。2.菜圃。3.特指場人。4.祭壇旁的平地。5.道路。6.方言。集;市集。v。7.量詞。用於事情的經過或行為的次數。
“趕場”的相關詞語
* 趕場的讀音是:gǎn chǎng,趕場的意思:趕場 (詞語概念)趕場,又叫趕集。中國民間風俗,流行全國各地。福建、廣東、浙江沿海人多半叫“趕虛(趕圩,虛天)”;南方很多省份叫“趕場”,北方叫“趕集”,云南叫“趕街”,嶺南一帶叫“趕務”。各地叫法不同。
基本解釋
趕場 gǎncháng
[go to market;go to a fair] 〈方〉∶趕集
上街趕場
趕場 gǎnchǎng
[be on rush to give performance elsewhere] 須于同一天到不同地方去表演的演員,在一個地方表演完畢之后趕緊到另一個地方去表演
辭典解釋
趕場 gǎn cháng ㄍㄢˇ ㄔㄤˊ在特定的日期或節日,各地的商人聚集一處買賣交易。
如:「每遇趕場,村子里總是特別熱鬧。」
演出者一天內須到不同地點表演,當前一個表演結束后,立即趕到下一個地方表演。
如:「今晚他有三個秀約,一定得趕場了。」
趕場 (詞語概念)
趕場,又叫趕集。中國民間風俗,流行全國各地。福建、廣東、浙江沿海人多半叫“趕虛(趕圩,虛天)”;南方很多省份叫“趕場”,北方叫“趕集”,云南叫“趕街”,嶺南一帶叫“趕務”。各地叫法不同。
【趕】:同“趕”。
【場】:[chǎng]1.處所;多人聚集或事情發生的地方。2.指市肆。3.五代、宋時煎鹽、冶鐵、造酒之所與官府所置專賣市肆,皆名場。4.指科舉時代的考試之所。5.指科舉考試。6.指表演技藝的空地。7.特指舞臺的前臺。8.戲劇中的段落。每場表演全劇故事的一個片段。9.量詞。多用於一樁完整的事情如表演、競技、考試等。10.電視接收機中,電子束對一幅畫面的奇數行或偶數行完成一次隔行掃描,叫做一場。奇數場和偶數場合為一幀完整畫面。11.物質存在的一種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動量和質量,能傳遞實物間的相互作用,如電場、磁場、引力場等。[cháng]1.翻曬作物和脫粒的平坦空地。2.菜圃。3.特指場人。4.祭壇旁的平地。5.道路。6.方言。集;市集。v。7.量詞。用於事情的經過或行為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