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過的讀音 趨過的意思
趨過 qū guò 趨過(趨過) (1).快步走過。表示恭敬。《左傳·成公十六年》:“ 姜 怒, 公子偃 、 公子鉏 趨過,指之曰:‘女不可,是皆君也。’”《左傳·昭公十二年》:“左史 倚相 趨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 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妃初出,上無聊,中官趨過者,或笞撻之。” (2).茍且度過。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昔 晉武帝 趨過目前,而不為子孫長遠之謀。”
- 趨
- 過
“趨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ū guò]
- 漢字注音:
- ㄑㄩ ㄍㄨㄛˋ
- 簡繁字形:
- 趨過
- 是否常用:
- 否
“趨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快步走過。表示恭敬。 2.茍且度過。
網絡解釋
趨過
qū guò ㄑㄩ ㄍㄨㄛˋ
趨過(趨過)
(1).快步走過。表示恭敬。《左傳·成公十六年》:“ 姜 怒, 公子偃 、 公子鉏 趨過,指之曰:‘女不可,是皆君也。’”《左傳·昭公十二年》:“左史 倚相 趨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 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妃初出,上無聊,中官趨過者,或笞撻之。”
(2).茍且度過。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昔 晉武帝 趨過目前,而不為子孫長遠之謀。”
“趨過”的單字解釋
【趨】:[qū]1.快步走、趕著向前走:“趨前”、“疾趨而過”。《孟子?公孫丑上》:“其子趨而往視之。”《文選?陶淵明?雜詩二首之二》:“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2.朝著一定的目的或方向:“趨吉避兇”、“時勢所趨”、“趨於一致”。《文選?王?四子講德論》:“今夫子閉門距躍,專精趨學有日矣!”3.依附:“趨炎附勢”。《荀子?議兵》:“韓之上地,方數百里,完全富足而趨趙。”4.古禮中走路欲超前長輩時的小步快走。《論語?微子》:“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唐?柳宗元《植靈壽木詩》:“前趨問長老,重復欣嘉名。”5.走向、歸向:“志趨”。《孟子?告子下》:“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cù]同“促”。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趨過”的相關詞語
* 趨過的讀音是:qū guò,趨過的意思:趨過 qū guò 趨過(趨過) (1).快步走過。表示恭敬。《左傳·成公十六年》:“ 姜 怒, 公子偃 、 公子鉏 趨過,指之曰:‘女不可,是皆君也。’”《左傳·昭公十二年》:“左史 倚相 趨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 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妃初出,上無聊,中官趨過者,或笞撻之。” (2).茍且度過。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昔 晉武帝 趨過目前,而不為子孫長遠之謀。”
基本解釋
1.快步走過。表示恭敬。 2.茍且度過。趨過
qū guò ㄑㄩ ㄍㄨㄛˋ趨過(趨過)
(1).快步走過。表示恭敬。《左傳·成公十六年》:“ 姜 怒, 公子偃 、 公子鉏 趨過,指之曰:‘女不可,是皆君也。’”《左傳·昭公十二年》:“左史 倚相 趨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 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妃初出,上無聊,中官趨過者,或笞撻之。”
(2).茍且度過。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昔 晉武帝 趨過目前,而不為子孫長遠之謀。”
【趨】:[qū]1.快步走、趕著向前走:“趨前”、“疾趨而過”。《孟子?公孫丑上》:“其子趨而往視之。”《文選?陶淵明?雜詩二首之二》:“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2.朝著一定的目的或方向:“趨吉避兇”、“時勢所趨”、“趨於一致”。《文選?王?四子講德論》:“今夫子閉門距躍,專精趨學有日矣!”3.依附:“趨炎附勢”。《荀子?議兵》:“韓之上地,方數百里,完全富足而趨趙。”4.古禮中走路欲超前長輩時的小步快走。《論語?微子》:“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唐?柳宗元《植靈壽木詩》:“前趨問長老,重復欣嘉名。”5.走向、歸向:“志趨”。《孟子?告子下》:“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cù]同“促”。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