蹌怎么讀 蹌的意思
“蹌”字共有1個讀音:
[qiāng]

漢字 | 蹌 |
---|---|
讀音 |
|
注音 | ㄑㄧㄤ |
部首 | [足] 足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7 部外:10 |
異體字 | 蹡 ?? ?? 蹌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蹌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E4C |
其它編碼 | 五筆:khwk 倉頡:rmoir 鄭碼:jixj 四角:68167 |
筆順編碼 | 25121213445113251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丨一丨一ノ丶丶フ一一ノ丨フ一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豎 橫 豎 提 撇 捺 點 橫折 橫 橫 撇 豎 橫折 橫 |
蹌字的意思
[qiāng]
1.行走有節奏貌。
2.起舞。
3.以頭撞。
[qiàng]1.急走。
2.見“蹌踉”。形容腳步不穩的樣子。
蹌字的基本解釋
英語 walk rapidly
德語 Staffelung, abstufen (S)
法語 marche agile
蹌字的詳細解釋
蹌字的辭典解釋
蹌ㄑㄧㄤqiāng 動
走動、行走。南朝宋·鮑照〈舞鶴賦〉:「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
闖。《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張主管開房門,那人蹌將入來,閃身已在燈光背后。」
形行走有節奏威儀。《詩經·齊風·猗嗟》:「巧趨蹌兮,射則臧兮。」
蹌ㄑㄧㄤˋqiàng參見「[[踉蹌]]」條。
康熙字典解釋
蹌【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音鏘。《說文》動也。《爾雅·釋訓》蹌蹌,動也。《註》恐動趨步。《詩·齊風》巧趨蹌兮。《傳》蹌,巧趨貌。
又《大雅》蹌蹌濟濟。《箋》士大夫之威儀也。《禮·曲禮》士蹌蹌。《釋文》蹌,本又作鶬,或作鏘。
又《書·益稷》鳥獸蹌蹌。《釋文》舞貌。
又《集韻》七亮切。與蹡同。走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蹌【卷二】【足部】
動也。從足倉聲。七羊切
說文解字注
(蹌)動也。從足。倉聲。七羊切。十部。
蹌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蹌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