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蹴怎么讀 蹴的意思

    “蹴”字共有1個讀音: [cù]  
    蹴
    漢字
    讀音 [cù]
    注音 ㄘㄨˋ
    部首 [足]  足字旁
    筆畫 總筆畫:19 部外:12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E74
    其它編碼 五筆:khyn|khyy 倉頡:rmyfu 鄭碼:jikg 四角:63112
    筆順編碼 2512121412512341354
    筆順筆畫 丨フ一丨一丨一丶一丨フ一丨ノ丶一ノフ丶
    筆順名稱 豎 橫折 橫 豎 橫 豎 提 點 橫 豎 橫折 橫 豎鉤 撇 點 橫 撇 豎彎鉤 點

    蹴字的意思

    1.踢:蹴鞠(踢球)。

    2.踏:蹴踏。一蹴而就。

    蹴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cù ㄘㄨˋ

    踢:蹴鞠(踢球)。踏:蹴踏。一蹴而就。

    英語 kick; tread on; leap; solemn

    德語 Fu?tritt; Sto?

    蹴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蹵 cù

    〈動〉

    (1) (形聲。從足,就聲。本義:踩,踏)

    (2) 同本義 [tread]

    蹴,躡也。——《說文》

    蹴,蹋也。以足逆蹋曰蹴。——《一切經音義》引說文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3) 又如:蹴跑(踐踏);蹴踐(踐踏);蹴踏(踩;踏)

    (4) 踢 [kick]。如:蹴踏(踢);蹴球(踢球);蹴鞠(踢球)

    (5) 追逐 [pursue]。如:蹴討(追迫討伐);蹴擊(跟蹤追擊)

    (6) 另見 jiu

     

    基本詞義


    jiu

    (1) ——“圪蹴”( gējiu):方言,蹲

    (2) 另見 cù

    蹴字的辭典解釋

    蹴ㄘㄨˋcù 動

    踏踩。《戰國策·韓策三》:「東孟之會,聶政、陽堅刺相兼君。許異蹴哀侯而殪之,立以為鄭君。」唐·杜甫〈遣興〉詩五首之二:「骍弓金爪鏑,白馬蹴微雪。」

    踢。如:「蹴踘」、「蹴毬」。《晉書·卷六二·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恭敬的樣子。參見「蹴然 」條。

    康熙字典解釋

    蹴【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2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六切,音噈。《說文》躡也。《孟子》蹴爾而與之。《趙岐註》蹴,蹋也。《後漢·梁冀傳》六博蹴鞠。《註》《劉向·別錄》蹴鞠者,傳言黃帝時所作。或曰起戰國時。《類篇》或作蹙。

    又《廣韻》七宿切《集韻》七六切,??音?。義同。

    又《集韻》《類篇》??就六切,音摵。蹴然,敬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蹴【卷二】【足部】

    躡也。從足就聲。七宿切

    說文解字注

    (蹴)躡也。玄應云。說文。蹴、蹋也。以足逆蹋之曰蹴。從足。就聲。七宿切。三部。

    蹴字組詞

    蹴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蹴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