軀幹骨的讀音 軀幹骨的意思
軀干骨 軀干骨指,人體軀干骨,包括24塊椎骨、1塊骶骨、1塊尾骨、1塊胸骨和12對肋共51塊,借骨連結構成脊柱和胸廓。
- 軀
- 幹
- 骨
“軀幹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ū gàn gǔ]
- 漢字注音:
- ㄑㄩ ㄍㄢˋ ㄍㄨˇ
- 簡繁字形:
- 軀干骨
- 是否常用:
- 否
“軀幹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由椎骨、肋骨和胸骨互相連接成可活動的脊柱和骨性胸廓。作用是支持頭部,保護脊髓和胸腹腔內的內臟器官。辭典解釋
軀干骨 qū gàn gǔ ㄑㄩ ㄍㄢˋ ㄍㄨˇ 構成軀干的支架,包括胸骨、脊柱、肋骨三部分。
網絡解釋
軀干骨
軀干骨指,人體軀干骨,包括24塊椎骨、1塊骶骨、1塊尾骨、1塊胸骨和12對肋共51塊,借骨連結構成脊柱和胸廓。
“軀幹骨”的單字解釋
【軀】:同“軀”。
【幹】:1.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同“榦”。《說文解字》:“榦,築牆耑木也。”段玉裁?注:“榦,俗作幹。”漢?揚雄《法言?五百》:“經營,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2.事物的主體部分:“軀幹”、“樹幹”、“骨幹”。3.事情:“有何貴幹?”《水滸傳?第十四回》:“都頭有甚公幹到這里?”4.才能。《三國志?卷六十二?吳書?胡綜傳》:“沖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5.姓。如宋代有幹沖。6.主要的:“幹道”、“幹線”、“幹部”。7.從事、營求:“他是幹哪一行的?”《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他兩個是吾子姪輩,尚且爭先幹功。”
【骨】:[gǔ]1.人和脊椎動物體內支持身體、保護內臟的堅硬組織:骨頭。骨骼(全身骨頭的總稱)。骨節。骨肉(a.指最親近的有血統關系的人,亦稱“骨血”;b.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關系)。骨干(gàn)。2.像骨的東西(指支撐物體的骨架):傘骨。扇骨。3.指文學作品的理論和筆力:骨力(a.雄健的筆力;b.剛強不屈的氣概)。風骨(古典文藝理論術語,指文章的藝術風格,亦指作品的風神骨髓)。4.指人的品質、氣概:俠骨。骨氣。[gū]1.〔骨朵兒〕尚未開放的花朵。2.〔骨碌〕滾動(“碌”讀輕聲)。
“軀幹骨”的相關詞語
* 軀幹骨的讀音是:qū gàn gǔ,軀幹骨的意思:軀干骨 軀干骨指,人體軀干骨,包括24塊椎骨、1塊骶骨、1塊尾骨、1塊胸骨和12對肋共51塊,借骨連結構成脊柱和胸廓。
基本解釋
由椎骨、肋骨和胸骨互相連接成可活動的脊柱和骨性胸廓。作用是支持頭部,保護脊髓和胸腹腔內的內臟器官。辭典解釋
軀干骨 qū gàn gǔ ㄑㄩ ㄍㄢˋ ㄍㄨˇ構成軀干的支架,包括胸骨、脊柱、肋骨三部分。
軀干骨
軀干骨指,人體軀干骨,包括24塊椎骨、1塊骶骨、1塊尾骨、1塊胸骨和12對肋共51塊,借骨連結構成脊柱和胸廓。【軀】:同“軀”。
【幹】:1.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同“榦”。《說文解字》:“榦,築牆耑木也。”段玉裁?注:“榦,俗作幹。”漢?揚雄《法言?五百》:“經營,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2.事物的主體部分:“軀幹”、“樹幹”、“骨幹”。3.事情:“有何貴幹?”《水滸傳?第十四回》:“都頭有甚公幹到這里?”4.才能。《三國志?卷六十二?吳書?胡綜傳》:“沖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5.姓。如宋代有幹沖。6.主要的:“幹道”、“幹線”、“幹部”。7.從事、營求:“他是幹哪一行的?”《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他兩個是吾子姪輩,尚且爭先幹功。”
【骨】:[gǔ]1.人和脊椎動物體內支持身體、保護內臟的堅硬組織:骨頭。骨骼(全身骨頭的總稱)。骨節。骨肉(a.指最親近的有血統關系的人,亦稱“骨血”;b.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關系)。骨干(gàn)。2.像骨的東西(指支撐物體的骨架):傘骨。扇骨。3.指文學作品的理論和筆力:骨力(a.雄健的筆力;b.剛強不屈的氣概)。風骨(古典文藝理論術語,指文章的藝術風格,亦指作品的風神骨髓)。4.指人的品質、氣概:俠骨。骨氣。[gū]1.〔骨朵兒〕尚未開放的花朵。2.〔骨碌〕滾動(“碌”讀輕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