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轡怎么讀 轡的意思

    “轡”字共有1個讀音: [pèi]  
    轡
    漢字
    讀音 [pèi]
    注音 ㄆㄟˋ
    部首 [車]  車字旁
    筆畫 總筆畫:22 部外:15
    異體字 ? ?? ?? ?? ?? ?? ?? ?? ??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簡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F61
    其它編碼 五筆:xlxk 倉頡:vfr 鄭碼:zfzj 四角:22609
    筆順編碼 5544441251112554444251
    筆順筆畫 フフ丶丶丶丶一丨フ一一一丨フフ丶丶丶丶丨フ一
    筆順名稱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豎 橫折 橫

    轡字的意思

    同“”。

    轡字的基本解釋

    pèi ㄆㄟˋ


    駕馭牲口的嚼子和繮繩:轡頭。鞍轡。按轡徐行。

    英語 bridle of horse, reins

    德語 Zaum (S)

    法語 rênes,bride

    轡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轡 pèi

    〈名〉

    (1) (會意。從絲,從軎。從絲,與繩索有關。軎: wèi,套在車軸末端的金屬製圓筒狀物,上有穿口,用以納轄。本義:駕馭牲口用的繮繩)

    (2) 同本義 [reins]

    轡,馬縻也。——《說文》

    執轡如組。——《詩·邶風·簡兮》

    執策分轡。——《禮記·曲禮》。疏:“御馬索也。”

    公子執轡愈恭。——《史記·魏公子列傳》

    或攬轡寒帷。——清· 周容《芋老人傳》

    又如:轡勒(控制馬的繮繩和口勒);轡銜(馬繮繩和馬嚼子);轡策(御馬的繮繩和馬鞭);轡靷(御馬的繮繩和引車前行的皮帶)

    (3) 借指馬 [horse]。

    如:轡兜(馬的頭盔)

    (4) 牽;駕馭 [lead]。

    如:轡馬(牽馬;馭馬)

    (5) 喻法令 [law]。從轡(遵循法令)

    常用詞組


    轡頭

    轡字的辭典解釋

    轡ㄆㄟˋpèi 名

    控制牛、馬等牲口的韁繩。《禮記·曲禮上》:「執策分轡,驅之五步而立。」唐·孔穎達·正義:「轡,御馬索也。」《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市人皆觀公子執轡,從騎皆竊罵侯生。」

    指韁繩與套在牲口嘴中的銜勒。如:「鞍轡」、「轡頭」。

    康熙字典解釋

    轡【酉集下】【車部】 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5畫

    《廣韻》《集韻》《韻會》兵媚切《正韻》兵臂切,??音祕。《說文》馬轡也。《釋名》轡,咈也。牽引拂戾以制馬也。陸佃曰:御駑馬以鞭爲主,御駻馬以轡爲主。

    又葉補密切,音必。《王融詩》早輕北山賦,晚愛東臯逸。上德可潤身,下澤有徐轡。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轡【卷十三】【絲部】

    馬轡也。從絲從軎。與連同意。《詩》曰:“六轡如絲。”兵媚切

    說文解字注

    (?)車束也。考工記天子圭中必注。必、讀如鹿車縪之縪。謂以組約其中央。爲執之以備失隊。方言曰。車下鉄。陳宋淮楚之閒謂之畢。大者謂之綦。郭注云。鹿車也。按鄭、郭云鹿車者、非小車財容一鹿之謂。方言曰。繀車、趙魏之閒謂之轣轆車。東齊海岱之閒謂之道軌。廣雅。繀車謂之厤鹿。道軌謂之鹿車。本方言。葢厤鹿卽毛詩傳之歷錄。鹿車卽周禮注之鹿車。鹿車與歷鹿義同。皆於其圍繞命名也。糸部縪、止也。古畢必通用。故必?縪同。約圭與約車相類也。從革。必聲。毗必切。十二部。

    轡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轡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