軔怎么讀 軔的意思

漢字 | 軔 |
---|---|
讀音 |
|
注音 | ㄖㄣˋ |
部首 | [車] 車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7 部外:3 |
異體字 | 軔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軔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F6B |
其它編碼 | 五筆:lvyy 倉頡:kqshi 鄭碼:heys 四角:47520 |
筆順編碼 | 1521534 |
筆順筆畫 | 一フ丨一フ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撇折 豎 提 橫折鉤 撇 點 |
軔字的意思
支住車輪不使旋轉的木頭:發軔。
軔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軔
(軔)
rèn ㄖㄣˋ
阻止車輪轉動的木頭,車開動時,則將其抽走:發軔(喻事業開始)。柔弱,情怠。古同“仞”。英語 a block that keeps a wheel from moving
德語 Abkantpresse, Bremse (S)
法語 frein
軔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軔
軔 rèn
〈名〉
(1) (形聲。從車,刃聲。本義:支住車輪使其不能轉動的木頭)
(2) 同本義 [a piece of wood serving as a brake to halt a carriage]
軔,礙車也。——《說文》
車不發軔。——《淮南子·兵略》。注:“車下支。”
朝發軔于蒼梧兮,夕吾至乎縣圃。——《楚辭·離騷》
(3) 通“仞”。古時的一種長度單位 [an ancient measure of varying lengths]
掘井九軔而不及泉。——《孟子》
(4) 車輪 [wheel]
水漸軔以凝冱。——《文選》。李善注引 顏延年《篡要解》曰:“車輪謂之軔。”
詞性變化
◎ 軔
軔 rèn
〈形〉
(1) 柔弱;懶散 [weak;sluggish]
(2) 通“韌”。柔軟而堅固 [pliable but tough]
凡用兵者攻堅則軔。——《管子·制分》
◎ 軔
軔 rèn
〈動〉
引申為阻止 [block]
陛下嘗軔車于趙矣。——《戰國策·秦策》。注:“軔車,止仕也。”
遂以頭軔乘輿輪。——《后漢書》
軔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軔【酉集下】【車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3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說文》礙車也。《徐曰》止輪之轉,其物名軔。
又止物之行皆曰軔。《後漢·申屠剛傳》光武嘗欲出遊,剛諫不聽,遂以頭軔乘輿輪。《註》謂以頭止車輪也。
又去軔,輪動而車行,故凡事始啓行曰發軔。《屈原·離騷》朝發軔于天津。
又《後漢·馮衍傳》發軔新豐兮徘徊鎬京。
又與仞同。《孟子》掘井九軔。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軔【卷十四】【車部】
礙車也。從車刃聲。而振切
說文解字注
(軔)所?礙車也。所?二字今補。玄應時已失之。離騷朝發軔於蒼梧。王逸曰。軔、支輪木也。從車。刃聲。而振切。十三部。字林如戰反。按此篆大徐在輮篆之前者、輮下?譌作軔。遂先之以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