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淮的讀音 邊淮的意思
邊淮 biān huái (邊淮) 1. 南宋 時, 淮河 一線為 宋 金 南北對峙的邊界,故稱“邊淮”。 宋 葉適 《安集兩淮申省狀》:“且當於邊 淮 先募弓弩手,耕極邊三十里之地。” 2. 明 末 清 初, 淮河 一線一度為 南明 與 清 軍南北對峙的邊界。亦稱“ 邊淮 ”。 清 查慎行 《秦郵道中即目》詩:“去郭幾家猶傍柳,邊 淮 一帶已無村。”
- 邊
- 淮
“邊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iān huái]
- 漢字注音:
- ㄅㄧㄢ ㄏㄨㄞˊ
- 簡繁字形:
- 邊淮
- 是否常用:
- 否
“邊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南宋時,淮河一線為宋金南北對峙的邊界,故稱"邊淮"。 2.明末清初,淮河一線一度為南明與清軍南北對峙的邊界。亦稱"邊淮"。
網絡解釋
邊淮
biān huái
(邊淮)
1. 南宋 時, 淮河 一線為 宋 金 南北對峙的邊界,故稱“邊淮”。 宋 葉適 《安集兩淮申省狀》:“且當於邊 淮 先募弓弩手,耕極邊三十里之地。”
2. 明 末 清 初, 淮河 一線一度為 南明 與 清 軍南北對峙的邊界。亦稱“ 邊淮 ”。 清 查慎行 《秦郵道中即目》詩:“去郭幾家猶傍柳,邊 淮 一帶已無村。”
“邊淮”的單字解釋
【邊】:[biān]1.幾何圖形上夾成角的射線或圍成多邊形的線段。2.邊緣:海邊。村邊。田邊。馬路邊兒。3.鑲在或畫在邊緣上的條狀裝飾:花邊兒。金邊兒。裙子下擺加個邊兒。4.邊界;邊境:邊疆。邊防。戍邊。5.界限:邊際。一望無邊。6.靠近物體的地方:旁邊。身邊。7.方面:雙邊會談。這邊那邊都說好了。8.用在時間詞或數詞后,表示接近某個時間或某個數目:冬至邊上下了一場大雪。活到六十邊上還沒有見過這種事。9.兩個或幾個“邊”字分別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動作同時進行:邊干邊學。邊收件,邊打包,邊托運。10.姓。[bian](邊兒)方位詞后綴:前邊。里邊。東邊。左邊。
【淮】:1.淮河,水名,發源于河南,流經安徽,入江蘇洪澤湖。2.姓。
“邊淮”的相關詞語
* 邊淮的讀音是:biān huái,邊淮的意思:邊淮 biān huái (邊淮) 1. 南宋 時, 淮河 一線為 宋 金 南北對峙的邊界,故稱“邊淮”。 宋 葉適 《安集兩淮申省狀》:“且當於邊 淮 先募弓弩手,耕極邊三十里之地。” 2. 明 末 清 初, 淮河 一線一度為 南明 與 清 軍南北對峙的邊界。亦稱“ 邊淮 ”。 清 查慎行 《秦郵道中即目》詩:“去郭幾家猶傍柳,邊 淮 一帶已無村。”
基本解釋
1.南宋時,淮河一線為宋金南北對峙的邊界,故稱"邊淮"。 2.明末清初,淮河一線一度為南明與清軍南北對峙的邊界。亦稱"邊淮"。邊淮
biān huái(邊淮)
1. 南宋 時, 淮河 一線為 宋 金 南北對峙的邊界,故稱“邊淮”。 宋 葉適 《安集兩淮申省狀》:“且當於邊 淮 先募弓弩手,耕極邊三十里之地。”
2. 明 末 清 初, 淮河 一線一度為 南明 與 清 軍南北對峙的邊界。亦稱“ 邊淮 ”。 清 查慎行 《秦郵道中即目》詩:“去郭幾家猶傍柳,邊 淮 一帶已無村。”
【邊】:[biān]1.幾何圖形上夾成角的射線或圍成多邊形的線段。2.邊緣:海邊。村邊。田邊。馬路邊兒。3.鑲在或畫在邊緣上的條狀裝飾:花邊兒。金邊兒。裙子下擺加個邊兒。4.邊界;邊境:邊疆。邊防。戍邊。5.界限:邊際。一望無邊。6.靠近物體的地方:旁邊。身邊。7.方面:雙邊會談。這邊那邊都說好了。8.用在時間詞或數詞后,表示接近某個時間或某個數目:冬至邊上下了一場大雪。活到六十邊上還沒有見過這種事。9.兩個或幾個“邊”字分別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動作同時進行:邊干邊學。邊收件,邊打包,邊托運。10.姓。[bian](邊兒)方位詞后綴:前邊。里邊。東邊。左邊。
【淮】:1.淮河,水名,發源于河南,流經安徽,入江蘇洪澤湖。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