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走廊的讀音 遼西走廊的意思
遼西走廊 亦稱榆(渝)關走廊。位于今遼寧省錦州市與河北省山海關之間,東臨遼東灣,西依松嶺山,西南—東北走向,長約185公里,寬8~15公里。曹操《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 遼
- 西
- 走
- 廊
“遼西走廊”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iáo xī zǒu láng]
- 漢字注音:
- ㄌㄧㄠˊ ㄒㄧ ㄗㄡˇ ㄌㄤˊ
- 簡繁字形:
- 遼西走廊
- 是否常用:
- 否
“遼西走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在河北省·山海關市和遼寧省·錦州市間。是遼西丘陵東南的沿海狹長平原地帶。為華北通往東北的交通要道,京沈鐵路經此。辭典解釋
遼西走廊 liáo xī zǒu láng ㄌㄧㄠˊ ㄒㄧ ㄗㄡˇ ㄌㄤˊ 位于河北省山海關和遼寧省錦州間的地帶。沿遼東灣而行,負山面海,呈狹長形的海岸平原,是華北通往東北的交通要道。有北寧鐵路(今大陸地區將北寧鐵路與中長鐵路南段合稱為京哈鐵路)?經此。
網絡解釋
遼西走廊
亦稱榆(渝)關走廊。位于今遼寧省錦州市與河北省山海關之間,東臨遼東灣,西依松嶺山,西南—東北走向,長約185公里,寬8~15公里。曹操《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遼西走廊”的單字解釋
【遼】:1.遠:遼闊。2.朝代名(907—1125)。契丹族耶律阿保機在中國北方建立。建都皇都(今內蒙古巴林左旗附近),國號契丹。公元947年改國號遼,改皇都為上京。為金所滅。3.遼寧的簡稱。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走】:1.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行走。走路。孩子會走了。馬不走了。2.跑:奔走。3.(車、船等)運行;移動;挪動:鐘不走了。這條船一個鐘頭能走三十里。你這步棋走壞了。4.趨向;呈現某種趨勢:走紅。走熱。5.離開;去:車剛走。我明天要走了。請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辭):她還這么年輕就走了。7.(親友之間)來往:走娘家。走親戚。他們兩家走得很近。8.通過:咱們走這個門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氣。走風。說走了嘴。10.姓。
【廊】:1.廊子,屋檐下的過道或有頂的過道:走廊。長廊。2.廊檐,房屋前檐伸出的部分。
“遼西走廊”的相關詞語
* 遼西走廊的讀音是:liáo xī zǒu láng,遼西走廊的意思:遼西走廊 亦稱榆(渝)關走廊。位于今遼寧省錦州市與河北省山海關之間,東臨遼東灣,西依松嶺山,西南—東北走向,長約185公里,寬8~15公里。曹操《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基本解釋
在河北省·山海關市和遼寧省·錦州市間。是遼西丘陵東南的沿海狹長平原地帶。為華北通往東北的交通要道,京沈鐵路經此。辭典解釋
遼西走廊 liáo xī zǒu láng ㄌㄧㄠˊ ㄒㄧ ㄗㄡˇ ㄌㄤˊ位于河北省山海關和遼寧省錦州間的地帶。沿遼東灣而行,負山面海,呈狹長形的海岸平原,是華北通往東北的交通要道。有北寧鐵路(今大陸地區將北寧鐵路與中長鐵路南段合稱為京哈鐵路)?經此。
遼西走廊
亦稱榆(渝)關走廊。位于今遼寧省錦州市與河北省山海關之間,東臨遼東灣,西依松嶺山,西南—東北走向,長約185公里,寬8~15公里。曹操《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遼】:1.遠:遼闊。2.朝代名(907—1125)。契丹族耶律阿保機在中國北方建立。建都皇都(今內蒙古巴林左旗附近),國號契丹。公元947年改國號遼,改皇都為上京。為金所滅。3.遼寧的簡稱。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走】:1.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行走。走路。孩子會走了。馬不走了。2.跑:奔走。3.(車、船等)運行;移動;挪動:鐘不走了。這條船一個鐘頭能走三十里。你這步棋走壞了。4.趨向;呈現某種趨勢:走紅。走熱。5.離開;去:車剛走。我明天要走了。請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辭):她還這么年輕就走了。7.(親友之間)來往:走娘家。走親戚。他們兩家走得很近。8.通過:咱們走這個門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氣。走風。說走了嘴。10.姓。
【廊】:1.廊子,屋檐下的過道或有頂的過道:走廊。長廊。2.廊檐,房屋前檐伸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