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怎么讀 迎的意思

漢字 | 迎 |
---|---|
讀音 |
|
注音 | ㄧㄥˊ |
部首 | [辶] 走之旁 |
筆畫 | 總筆畫:7 部外:4 |
異體字 | ?? |
字形結構 | 半包圍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FCE |
其它編碼 | 五筆:qbpk 倉頡:yhvl 鄭碼:rhyw 四角:37302 |
筆順編碼 | 3552454 |
筆順筆畫 | ノフフ丨丶フ丶 |
筆順名稱 | 撇 豎提 橫折鉤 豎 點 橫折折撇 捺 |
迎字的意思
1.迎接:歡迎。迎賓。迎新會。
2.對著;沖(chòng)著:迎面。迎風。迎上去打招呼。
迎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迎
yíng ㄧㄥˊ
接:迎接。歡迎。迎賓。迎候。面對著,沖著:迎面。迎風(a.對著風;b.隨風)。迎刃而解(jiě)。揣度別人心意而投其所好:逢迎。迎合。英語 receive, welcome, greet
德語 jdm. begrü?en, willkommen hei?en (V)
法語 accueillir,aller à la rencontre de,faire face à,braver
迎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迎 yíng
〈動〉
(1) (形聲。從辵( chuò)。本義:遇,相逢)
(2) 同本義 [meet]
迎,逢也。——《說文》。段玉裁注:“夆,悟也;逢,遇也,其理一也。”
以迎歲于東郊。——《淮南子·時則》。注:“逆春也。”
迎日推策。——《史記·五帝紀》。正義:“逆也。”
(3) 又如:迎霜(遇霜)
(4) 迎接;歡迎 [welcome;greet]
冕而親迎。——《禮記·昏義》
親迎于渭。——《詩·大雅·大明》
哀公迎 孔子。——《墨子·非儒下》
每迎女婿固不遣。——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5) 又如:迎風板子(迎風。指新官上任,為樹權威先訪拿數人杖責四十。然后視情節再行發落);迎豬(趕豬回家);迎枕(迎手。中醫號脈時墊在病人腕部的枕頭);迎年(迎接新年);迎氣(迎接祭祀五帝,祈求五谷豐收);迎將(迎接);迎勞(迎接慰勞);迎新送舊(迎接新來的,辭送離去的);迎鑾(迎接皇帝);迎賓(迎接賓客)
(6) 迎合;逢迎 [pander to]
則民嚴而不迎。——《孔子家語·入官》。注:“奉也。”
群臣迎阿,獨懷道執不可。——《新唐書》
(7) 又如:迎阿(逢迎阿諛);迎意(測知他人心意,迎合他人心意);迎望(迎合,迎承);迎時(迎合時勢);迎逢(迎合;逢迎);迎附(迎合)
(8) 預測;推算 [forecast;calculate]。如:迎日推筴(經過推算而預知未來的節氣歷數)
(9) 投降 [surrender;capitulate]
愚謂大計不如迎之。——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詞性變化
◎ 迎 yíng
〈介〉
(1) 面向著,正對著 [be directed at;face]
迎風收栗子,過雨剪花頭。——明· 袁宏道《再和散木韻》
(2) 又如:迎風飛翔;迎見(迎面遇見);迎潮(逆潮流而上);迎流(逆流)
迎字的辭典解釋
接。如:「迎接」、「送往迎來」。《儀禮·士昏禮》:「主人如賓服迎于門外。」宋·王安石〈白溝行〉:「白溝河邊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奉承。如:「逢迎」。《新唐書·卷九六·杜如晦傳》:「懷道及隋時位吏部主事,方煬帝幸江都,群臣迎阿,獨懷道執不可。」
朝著、向著。如:「迎面」、「迎風」。唐·李華〈河南府參軍廳壁記〉:「每從容府中,或有異政,雖不吾以,必預咨謀,如川決防,如竹迎刃。」
迎ㄧㄥˋyìng動對方尚未到達而親自前往迎接。《詩經·大雅·大明》:「文定厥祥,親迎于渭。」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一》:「昔縣人陳明,與梅氏為婚,未成而妖魅詐迎婦去。」
康熙字典解釋
迎【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語京切《集韻》魚京切《韻會》疑京切,??音??。《說文》逢也。《增韻》逆也,迓也。《揚子·方言》自關而東曰逆,自關而西曰迎。《淮南子·覽?訓》不將不迎。《註》將,送也。迎,接也。不隨物而往,不先物而動也。
又逆數也。《史記·五帝紀》迎日推策。《註》逆數之也。日月朔望,未來而推之,故曰迎日。
又《廣韻》魚敬切《集韻》《韻會》《正韻》魚慶切,????去聲。《正韻》凡物來而接之則平聲,物未來而往迓之則去聲。《詩·大雅》親迎于渭。
又葉吾郞切,音昂。《史記·龜筴傳》理達于理,文相錯迎。使工占之,所言盡當。
又葉元具切,音遇。《屈原·離騷》百神翳其備降兮,九嶷??其??迎。皇剡剡其揚靈兮,告余以吉故。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迎【卷二】【辵部】
逢也。從辵卬聲。語京切
說文解字注
(迎)逢也。夆、啎也。逢、遇也。其理一也。從辵。卬聲。疑卿切。古音在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