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遽的讀音 迫遽的意思
迫遽 pò jù ㄆㄛˋ ㄐㄨˋ 迫遽 (1).迫促;急迫。《后漢書·仲長統傳》:“安寧勿懈墯,有事不迫遽。” 宋 蘇軾 《與趙德麟書》之一:“候吏來,特承書教,禮意兼重……行役迫遽,裁謝草略,想蒙恕察。” (2).狹窄,不寬敞。 唐 柳宗元 《永州龍興寺東丘記》:“抵丘垤,伏灌莽,迫遽回合,則與奧宜。” 宋 秦觀 《游湯泉記》:“西庵之成久矣,其地迫遽無流水,非枯槁自謀之士莫能居之。”
- 迫
- 遽
“迫遽”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ò jù]
- 漢字注音:
- ㄆㄛˋ ㄐㄩ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迫遽”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迫促;急迫。 2.狹窄,不寬敞。 辭典解釋
迫遽 pò jù ㄆㄛˋ ㄐㄩˋ 急迫。《后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安寧勿懈墯,有事不迫遽。」也作「薄遽」。
網絡解釋
迫遽
pò jù ㄆㄛˋ ㄐㄨˋ
迫遽
(1).迫促;急迫。《后漢書·仲長統傳》:“安寧勿懈墯,有事不迫遽。” 宋 蘇軾 《與趙德麟書》之一:“候吏來,特承書教,禮意兼重……行役迫遽,裁謝草略,想蒙恕察。”
(2).狹窄,不寬敞。 唐 柳宗元 《永州龍興寺東丘記》:“抵丘垤,伏灌莽,迫遽回合,則與奧宜。” 宋 秦觀 《游湯泉記》:“西庵之成久矣,其地迫遽無流水,非枯槁自謀之士莫能居之。”
“迫遽”的單字解釋
【迫】:[pò]1.壓制;硬逼:迫使。2.接近:迫近。3.急促:急迫。從容不迫。[pǎi]〔迫擊炮〕一種火炮。用座鈑承受后坐力,身管短,構造簡單,重量較輕,初速小,主要用于高射界射擊,射角通常在45?以上,彈道彎曲,適用于射擊遮蔽物后的目標和水平目標。
【遽】:1.匆忙;急:匆遽。急遽。2.立即;趕快:情況不明,不能遽下定論。3.驚慌:惶遽。4.姓。
“迫遽”的相關詞語
* 迫遽的讀音是:pò jù,迫遽的意思:迫遽 pò jù ㄆㄛˋ ㄐㄨˋ 迫遽 (1).迫促;急迫。《后漢書·仲長統傳》:“安寧勿懈墯,有事不迫遽。” 宋 蘇軾 《與趙德麟書》之一:“候吏來,特承書教,禮意兼重……行役迫遽,裁謝草略,想蒙恕察。” (2).狹窄,不寬敞。 唐 柳宗元 《永州龍興寺東丘記》:“抵丘垤,伏灌莽,迫遽回合,則與奧宜。” 宋 秦觀 《游湯泉記》:“西庵之成久矣,其地迫遽無流水,非枯槁自謀之士莫能居之。”
基本解釋
1.迫促;急迫。 2.狹窄,不寬敞。辭典解釋
迫遽 pò jù ㄆㄛˋ ㄐㄩˋ急迫。《后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安寧勿懈墯,有事不迫遽。」也作「薄遽」。
迫遽
pò jù ㄆㄛˋ ㄐㄨˋ迫遽
(1).迫促;急迫。《后漢書·仲長統傳》:“安寧勿懈墯,有事不迫遽。” 宋 蘇軾 《與趙德麟書》之一:“候吏來,特承書教,禮意兼重……行役迫遽,裁謝草略,想蒙恕察。”
(2).狹窄,不寬敞。 唐 柳宗元 《永州龍興寺東丘記》:“抵丘垤,伏灌莽,迫遽回合,則與奧宜。” 宋 秦觀 《游湯泉記》:“西庵之成久矣,其地迫遽無流水,非枯槁自謀之士莫能居之。”
【迫】:[pò]1.壓制;硬逼:迫使。2.接近:迫近。3.急促:急迫。從容不迫。[pǎi]〔迫擊炮〕一種火炮。用座鈑承受后坐力,身管短,構造簡單,重量較輕,初速小,主要用于高射界射擊,射角通常在45?以上,彈道彎曲,適用于射擊遮蔽物后的目標和水平目標。
【遽】:1.匆忙;急:匆遽。急遽。2.立即;趕快:情況不明,不能遽下定論。3.驚慌:惶遽。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