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邦的讀音 迷邦的意思
迷邦 mí bāng 迷邦 《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言 孔子 不仕,是懷其寶也;知國不治而不為政,是迷邦也。”后因以“迷邦”指不肯從政,隱居不仕。《周書·儒林傳·沉重》:“若居形聲而去影響,尚迷邦而忘觀國,非所謂也。” 唐 劉禹錫 《故荊南節度推官董府君墓志》:“居數歲,投老於南 荊 ,迷邦縱性,委和從化。”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豈終懷寶迷邦,謾說灌園避世。”
- 迷
- 邦
“迷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í bāng]
- 漢字注音:
- ㄇㄧˊ ㄅㄤ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迷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何晏集解引馬融曰:"言孔子不仕,是懷其寶也;知國不治而不為政,是迷邦也。"后因以"迷邦"指不肯從政,隱居不仕。
網絡解釋
迷邦
mí bāng ㄇㄧˊ ㄅㄤ 迷邦
《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言 孔子 不仕,是懷其寶也;知國不治而不為政,是迷邦也。”后因以“迷邦”指不肯從政,隱居不仕。《周書·儒林傳·沉重》:“若居形聲而去影響,尚迷邦而忘觀國,非所謂也。” 唐 劉禹錫 《故荊南節度推官董府君墓志》:“居數歲,投老於南 荊 ,迷邦縱性,委和從化。”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豈終懷寶迷邦,謾說灌園避世。”
“迷邦”的單字解釋
【迷】:1.辨認不清:迷路。迷失方向。2.失去知覺:昏迷。3.對某一事項過于喜愛,情不自主:入迷。迷戀。4.使沉醉;使昏亂:月色迷人。財迷心竅。5.沉醉于某種事物的人:球迷。棋迷。
【邦】:1.國:邦交。友邦。鄰邦。2.姓。
“迷邦”的相關成語
“迷邦”的相關詞語
* 迷邦的讀音是:mí bāng,迷邦的意思:迷邦 mí bāng 迷邦 《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言 孔子 不仕,是懷其寶也;知國不治而不為政,是迷邦也。”后因以“迷邦”指不肯從政,隱居不仕。《周書·儒林傳·沉重》:“若居形聲而去影響,尚迷邦而忘觀國,非所謂也。” 唐 劉禹錫 《故荊南節度推官董府君墓志》:“居數歲,投老於南 荊 ,迷邦縱性,委和從化。”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豈終懷寶迷邦,謾說灌園避世。”
基本解釋
《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何晏集解引馬融曰:"言孔子不仕,是懷其寶也;知國不治而不為政,是迷邦也。"后因以"迷邦"指不肯從政,隱居不仕。迷邦
mí bāng ㄇㄧˊ ㄅㄤ 迷邦《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言 孔子 不仕,是懷其寶也;知國不治而不為政,是迷邦也。”后因以“迷邦”指不肯從政,隱居不仕。《周書·儒林傳·沉重》:“若居形聲而去影響,尚迷邦而忘觀國,非所謂也。” 唐 劉禹錫 《故荊南節度推官董府君墓志》:“居數歲,投老於南 荊 ,迷邦縱性,委和從化。”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豈終懷寶迷邦,謾說灌園避世。”
【迷】:1.辨認不清:迷路。迷失方向。2.失去知覺:昏迷。3.對某一事項過于喜愛,情不自主:入迷。迷戀。4.使沉醉;使昏亂:月色迷人。財迷心竅。5.沉醉于某種事物的人:球迷。棋迷。
【邦】:1.國:邦交。友邦。鄰邦。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