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歡作樂的讀音 追歡作樂的意思
【解釋】猶言尋歡作樂。同“追歡取樂”。【出處】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瓊英,你到那里,好生追歡作樂,務要丞相歡喜。”【示例】~笑顏開,不念危亡半點哀。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
- 追
- 歡
- 作
- 樂
“追歡作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uī huān zuò lè]
- 漢字注音:
- ㄓㄨㄟ ㄏㄨㄢ ㄗㄨㄛˋ ㄩㄝˋ
- 簡繁字形:
- 追歡作樂
- 是否常用:
- 否
“追歡作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見"追歡取樂"。
網絡解釋
【解釋】猶言尋歡作樂。同“追歡取樂”。
【出處】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瓊英,你到那里,好生追歡作樂,務要丞相歡喜。”
【示例】~笑顏開,不念危亡半點哀。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
“追歡作樂”的單字解釋
【追】:[zhuī]1.趕,緊跟著:追逐。追逼。追隨。追光。追剿。追捕。追奔逐北。2.回溯過去,補做過去的事:追溯。追悼。追加。追認。3.竭力探求,尋求:追問。追尋。追究。追索。[duī]1.雕琢:追琢(雕刻)。2.古代樂器鐘上用以懸掛的鈕眼。
【歡】:同“歡”。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樂】:[lè]1.歡喜、愉悅:“快樂”、“歡樂”、“樂事”。《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快樂的事或態度:“人生一大樂”。《左傳?隱公元年》:“其樂也融融。”《論語?雍也》:“回也不改其樂。”3.聲色情事。《國語?越語下》:“今吳王淫於樂而忘其百姓。”4.笑:“把一屋子的人都逗樂了!”5.喜愛:“樂於助人”、“樂於行善”。[yuè]1.有規律而和諧動人的聲音:“音樂”、“奏樂”、“軍樂”。《論語?子路》:“事不成,則禮樂不興。”2.六經之一。即樂經,相傳亡於秦火:“詩、書、禮、樂、易、春秋,謂之六經。”3.姓。如戰國時燕國有樂毅。[yào]喜好、欣賞。用於文言文。《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lào]地名用字。如河北省有樂亭、山東省有樂陵。
“追歡作樂”的相關詞語
* 追歡作樂的讀音是:zhuī huān zuò lè,追歡作樂的意思:【解釋】猶言尋歡作樂。同“追歡取樂”。【出處】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瓊英,你到那里,好生追歡作樂,務要丞相歡喜。”【示例】~笑顏開,不念危亡半點哀。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
基本解釋
見"追歡取樂"。【解釋】猶言尋歡作樂。同“追歡取樂”。
【出處】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瓊英,你到那里,好生追歡作樂,務要丞相歡喜。”
【示例】~笑顏開,不念危亡半點哀。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
【追】:[zhuī]1.趕,緊跟著:追逐。追逼。追隨。追光。追剿。追捕。追奔逐北。2.回溯過去,補做過去的事:追溯。追悼。追加。追認。3.竭力探求,尋求:追問。追尋。追究。追索。[duī]1.雕琢:追琢(雕刻)。2.古代樂器鐘上用以懸掛的鈕眼。
【歡】:同“歡”。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樂】:[lè]1.歡喜、愉悅:“快樂”、“歡樂”、“樂事”。《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快樂的事或態度:“人生一大樂”。《左傳?隱公元年》:“其樂也融融。”《論語?雍也》:“回也不改其樂。”3.聲色情事。《國語?越語下》:“今吳王淫於樂而忘其百姓。”4.笑:“把一屋子的人都逗樂了!”5.喜愛:“樂於助人”、“樂於行善”。[yuè]1.有規律而和諧動人的聲音:“音樂”、“奏樂”、“軍樂”。《論語?子路》:“事不成,則禮樂不興。”2.六經之一。即樂經,相傳亡於秦火:“詩、書、禮、樂、易、春秋,謂之六經。”3.姓。如戰國時燕國有樂毅。[yào]喜好、欣賞。用於文言文。《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lào]地名用字。如河北省有樂亭、山東省有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