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補過的讀音 退思補過的意思
【解釋】退思:退朝后檢查自己的言行;過:過失,錯誤。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沒有錯誤必須補正的地方。【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示例】故必進思盡忠。~,庶幾無愧于夙夜在公之義。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五
- 退
- 思
- 補
- 過
“退思補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uì sī bǔ guò]
- 漢字注音:
- ㄊㄨㄟˋ ㄙ ㄅㄨˇ ㄍㄨㄛˋ
- 簡繁字形:
- 退思補過
- 是否常用:
- 否
“退思補過”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退思補過 tuì sī bǔ guò ㄊㄨㄟˋ ㄙ ㄅㄨˇ ㄍㄨㄛˋ 退居自思,彌補過錯。
《史記.卷六二.管晏傳.太史公曰》:「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
網絡解釋
【解釋】退思:退朝后檢查自己的言行;過:過失,錯誤。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沒有錯誤必須補正的地方。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
【示例】故必進思盡忠。~,庶幾無愧于夙夜在公之義。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五
“退思補過”的單字解釋
【退】:1.向后移動(跟“進”相對):后退。倒退。進退兩難。2.使向后移動:退兵。退敵。把子彈退出來。3.退出;離開:退席。退職。退伍。退伙。引退。4.減退;下降:退色。退燒。潮水已經退了。5.退還:退錢。退貨。退票。把這份禮退了。6.把已定的事撤銷:退聘。退婚。
【思】:[sī]1.想,考慮,動腦筋:思想(a.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b.想法,念頭;c.思量)。思忖。思索。思維。沉思。尋思。見異思遷。2.想念,掛念:思念。思戀。相思。3.想法:思緒。思致(新穎獨到的構思、意趣)。構思。4.姓。[sāi]〔于思〕多胡須的樣子,如“自捋頷下,則于思者如故矣”。
【補】:同“補”。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退思補過”的相關詞語
* 退思補過的讀音是:tuì sī bǔ guò,退思補過的意思:【解釋】退思:退朝后檢查自己的言行;過:過失,錯誤。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沒有錯誤必須補正的地方。【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示例】故必進思盡忠。~,庶幾無愧于夙夜在公之義。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五
辭典解釋
退思補過 tuì sī bǔ guò ㄊㄨㄟˋ ㄙ ㄅㄨˇ ㄍㄨㄛˋ退居自思,彌補過錯。
《史記.卷六二.管晏傳.太史公曰》:「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
【解釋】退思:退朝后檢查自己的言行;過:過失,錯誤。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沒有錯誤必須補正的地方。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
【示例】故必進思盡忠。~,庶幾無愧于夙夜在公之義。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五
【退】:1.向后移動(跟“進”相對):后退。倒退。進退兩難。2.使向后移動:退兵。退敵。把子彈退出來。3.退出;離開:退席。退職。退伍。退伙。引退。4.減退;下降:退色。退燒。潮水已經退了。5.退還:退錢。退貨。退票。把這份禮退了。6.把已定的事撤銷:退聘。退婚。
【思】:[sī]1.想,考慮,動腦筋:思想(a.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b.想法,念頭;c.思量)。思忖。思索。思維。沉思。尋思。見異思遷。2.想念,掛念:思念。思戀。相思。3.想法:思緒。思致(新穎獨到的構思、意趣)。構思。4.姓。[sāi]〔于思〕多胡須的樣子,如“自捋頷下,則于思者如故矣”。
【補】:同“補”。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