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約的讀音 退約的意思
退約 tuì yuē 退約 (1).謙讓儉約。《新唐書·蕭廩傳》:“﹝ 蕭仿 ﹞子 廩 ,字 富侯 ,第進士,遷尚書郎。 仿 領 南海 ,解官往侍。為人退約少合。”《新唐書·鄭覃傳》:“ 覃 清正退約,與人未嘗串狎。” (2).解除契約。亦指已經撤銷的契約。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問擬》:“猶執 順治 四年退約為據。”
- 退
- 約
“退約”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uì yuē]
- 漢字注音:
- ㄊㄨㄟˋ ㄩㄝ
- 簡繁字形:
- 退約
- 是否常用:
- 否
“退約”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謙讓儉約。 2.解除契約。亦指已經撤銷的契約。
網絡解釋
退約
tuì yuē ㄊㄨㄟˋ ㄩㄝ
退約
(1).謙讓儉約。《新唐書·蕭廩傳》:“﹝ 蕭仿 ﹞子 廩 ,字 富侯 ,第進士,遷尚書郎。 仿 領 南海 ,解官往侍。為人退約少合。”《新唐書·鄭覃傳》:“ 覃 清正退約,與人未嘗串狎。”
(2).解除契約。亦指已經撤銷的契約。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問擬》:“猶執 順治 四年退約為據。”
“退約”的單字解釋
【退】:1.向后移動(跟“進”相對):后退。倒退。進退兩難。2.使向后移動:退兵。退敵。把子彈退出來。3.退出;離開:退席。退職。退伍。退伙。引退。4.減退;下降:退色。退燒。潮水已經退了。5.退還:退錢。退貨。退票。把這份禮退了。6.把已定的事撤銷:退聘。退婚。
【約】:[yuē]1.纏束;環束。2.繩子。3.約束;檢束。4.阻止;攔阻。5.指防水、攔水的堤壩。6.少;省減;簡約。7.簡要;簡單。8.貧困。9.引申為衰減。10.卑微;卑下。11.以語言或文字訂立共同應遵守的條件。12.邀結;邀請。13.置辦配備。14.屈折內縮。15.求取。16.估量。17.塗飾。18.掠,拂過。19.籠罩。20.大略;大約。21.數學上的約分。參見“約分”。22.姓。古有約續。見《通志·氏族五》。[yāo]方言。用秤稱。
“退約”的相關詞語
* 退約的讀音是:tuì yuē,退約的意思:退約 tuì yuē 退約 (1).謙讓儉約。《新唐書·蕭廩傳》:“﹝ 蕭仿 ﹞子 廩 ,字 富侯 ,第進士,遷尚書郎。 仿 領 南海 ,解官往侍。為人退約少合。”《新唐書·鄭覃傳》:“ 覃 清正退約,與人未嘗串狎。” (2).解除契約。亦指已經撤銷的契約。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問擬》:“猶執 順治 四年退約為據。”
基本解釋
1.謙讓儉約。 2.解除契約。亦指已經撤銷的契約。退約
tuì yuē ㄊㄨㄟˋ ㄩㄝ退約
(1).謙讓儉約。《新唐書·蕭廩傳》:“﹝ 蕭仿 ﹞子 廩 ,字 富侯 ,第進士,遷尚書郎。 仿 領 南海 ,解官往侍。為人退約少合。”《新唐書·鄭覃傳》:“ 覃 清正退約,與人未嘗串狎。”
(2).解除契約。亦指已經撤銷的契約。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問擬》:“猶執 順治 四年退約為據。”
【退】:1.向后移動(跟“進”相對):后退。倒退。進退兩難。2.使向后移動:退兵。退敵。把子彈退出來。3.退出;離開:退席。退職。退伍。退伙。引退。4.減退;下降:退色。退燒。潮水已經退了。5.退還:退錢。退貨。退票。把這份禮退了。6.把已定的事撤銷:退聘。退婚。
【約】:[yuē]1.纏束;環束。2.繩子。3.約束;檢束。4.阻止;攔阻。5.指防水、攔水的堤壩。6.少;省減;簡約。7.簡要;簡單。8.貧困。9.引申為衰減。10.卑微;卑下。11.以語言或文字訂立共同應遵守的條件。12.邀結;邀請。13.置辦配備。14.屈折內縮。15.求取。16.估量。17.塗飾。18.掠,拂過。19.籠罩。20.大略;大約。21.數學上的約分。參見“約分”。22.姓。古有約續。見《通志·氏族五》。[yāo]方言。用秤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