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經的讀音 逸經的意思
逸經 《逸經》是1936年創刊于上海的一冊文史半月刊,由人間書室出版。簡又文任社長,謝興堯、陸丹林分別擔任主編。1937年出至第36期停刊。《發刊啟事》申明:該雜志乃“超然的及純粹的文藝與史學的刊物,并無政治作用,亦無牟利企圖。”辟有史實、游記、考古、人物志、紀事、圖像、特寫等若干門,作者中匯聚了不少學養深厚的文史方面的里手,如俞平伯、譚其驤、劉成禺、徐氏兄弟(凌霄、一士)等,著實替刊物增色不少。
- 逸
- 經
“逸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ì jīng]
- 漢字注音:
- ㄧˋ ㄐㄧㄥ
- 簡繁字形:
- 逸經
- 是否常用:
- 否
“逸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散逸的儒家經書。 辭典解釋
逸經 yì jīng ㄧˋ ㄐㄧㄥ 漢六經皆置博士,凡出自民間,不列入學官的,皆稱為「逸經」。
《漢書.卷一二.平帝紀》:「征天下通知逸經、古記、天文、歷算、鐘律、小學、史篇、方術、本草及以五經、論語、孝經、爾雅教授者,在所為駕一封軺傳,遣詣京師。」
網絡解釋
逸經
《逸經》是1936年創刊于上海的一冊文史半月刊,由人間書室出版。簡又文任社長,謝興堯、陸丹林分別擔任主編。1937年出至第36期停刊。《發刊啟事》申明:該雜志乃“超然的及純粹的文藝與史學的刊物,并無政治作用,亦無牟利企圖。”辟有史實、游記、考古、人物志、紀事、圖像、特寫等若干門,作者中匯聚了不少學養深厚的文史方面的里手,如俞平伯、譚其驤、劉成禺、徐氏兄弟(凌霄、一士)等,著實替刊物增色不少。
“逸經”的單字解釋
【逸】:1.安樂;安閑:安逸。以逸待勞。一勞永逸。2.逃跑:奔逸。逃逸。3.避世隱居:隱逸。逸民。4.散失;失傳:逸文。逸書。逸事。逸聞。5.超過一般:超逸。逸群。
【經】:[jīng]1.(舊讀jìng)織物上縱的方向的紗或線(跟“緯”相對):經紗。經線。2.中醫指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的主干:經脈。經絡。3.經度:東經。西經。4.經營;治理:經商。整軍經武。5.上吊:自經。6.歷久不變的;正常:經常。不經之談。7.經典:本草經。佛經。念經。十三經。8.月經:行經。經血不調。9.姓。10.經過:經年累月。幾經周折。這件事是經我手辦的。經他一說,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經不起。經得起考驗。[jìng]織布之前,把紡好的紗或線密密地繃起來,來回梳整,使成為經紗或經線:經紗。
“逸經”的相關詞語
* 逸經的讀音是:yì jīng,逸經的意思:逸經 《逸經》是1936年創刊于上海的一冊文史半月刊,由人間書室出版。簡又文任社長,謝興堯、陸丹林分別擔任主編。1937年出至第36期停刊。《發刊啟事》申明:該雜志乃“超然的及純粹的文藝與史學的刊物,并無政治作用,亦無牟利企圖。”辟有史實、游記、考古、人物志、紀事、圖像、特寫等若干門,作者中匯聚了不少學養深厚的文史方面的里手,如俞平伯、譚其驤、劉成禺、徐氏兄弟(凌霄、一士)等,著實替刊物增色不少。
基本解釋
指散逸的儒家經書。辭典解釋
逸經 yì jīng ㄧˋ ㄐㄧㄥ漢六經皆置博士,凡出自民間,不列入學官的,皆稱為「逸經」。
《漢書.卷一二.平帝紀》:「征天下通知逸經、古記、天文、歷算、鐘律、小學、史篇、方術、本草及以五經、論語、孝經、爾雅教授者,在所為駕一封軺傳,遣詣京師。」
逸經
《逸經》是1936年創刊于上海的一冊文史半月刊,由人間書室出版。簡又文任社長,謝興堯、陸丹林分別擔任主編。1937年出至第36期停刊。《發刊啟事》申明:該雜志乃“超然的及純粹的文藝與史學的刊物,并無政治作用,亦無牟利企圖。”辟有史實、游記、考古、人物志、紀事、圖像、特寫等若干門,作者中匯聚了不少學養深厚的文史方面的里手,如俞平伯、譚其驤、劉成禺、徐氏兄弟(凌霄、一士)等,著實替刊物增色不少。【逸】:1.安樂;安閑:安逸。以逸待勞。一勞永逸。2.逃跑:奔逸。逃逸。3.避世隱居:隱逸。逸民。4.散失;失傳:逸文。逸書。逸事。逸聞。5.超過一般:超逸。逸群。
【經】:[jīng]1.(舊讀jìng)織物上縱的方向的紗或線(跟“緯”相對):經紗。經線。2.中醫指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的主干:經脈。經絡。3.經度:東經。西經。4.經營;治理:經商。整軍經武。5.上吊:自經。6.歷久不變的;正常:經常。不經之談。7.經典:本草經。佛經。念經。十三經。8.月經:行經。經血不調。9.姓。10.經過:經年累月。幾經周折。這件事是經我手辦的。經他一說,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經不起。經得起考驗。[jìng]織布之前,把紡好的紗或線密密地繃起來,來回梳整,使成為經紗或經線:經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