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堂的讀音 過堂的意思
過堂 過堂,指舊時訴訟當事人到公堂上受審。亦稱佛門中的“吃飯”,中國漢傳佛教叢林中特有的儀制,早、午齋兩次過堂,是將進食視為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團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禮儀的統一。
- 過
- 堂
“過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ò táng]
- 漢字注音:
- ㄍㄨㄛˋ ㄊㄤˊ
- 簡繁字形:
- 過堂
- 是否常用:
- 是
“過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過堂 guòtáng
[appear in court to be tried] 舊時訴訟當事人到公堂上受審
從上次過了堂,我就明白,他們不會再讓我活多久了。——《堅強的戰士》
辭典解釋
過堂 guò táng ㄍㄨㄛˋ ㄊㄤˊ 犯人到公堂上受審。
《紅樓夢.第九七回》:「哥哥的事上司已經準了誤殺,一過堂就要題本了,叫咱們預備贖罪的銀子。」
近義詞
審問佛教用語。僧眾一起在齋堂用午餐。
網絡解釋
過堂
過堂,指舊時訴訟當事人到公堂上受審。亦稱佛門中的“吃飯”,中國漢傳佛教叢林中特有的儀制,早、午齋兩次過堂,是將進食視為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團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禮儀的統一。
“過堂”的單字解釋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堂】:1.正房:堂屋。2.專為某種活動用的房屋:禮堂。課堂。食堂。3.舊時官府中舉行儀式、審訊案件的地方:大堂。過堂。4.用于廳堂名稱,舊時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號: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藥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節的課程,一節叫一堂:兩堂課。c)舊時審案一次叫一堂:過了兩堂。d)用于場景、壁畫等:三堂內景。一堂壁畫。8.姓。
“過堂”的相關詞語
* 過堂的讀音是:guò táng,過堂的意思:過堂 過堂,指舊時訴訟當事人到公堂上受審。亦稱佛門中的“吃飯”,中國漢傳佛教叢林中特有的儀制,早、午齋兩次過堂,是將進食視為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團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禮儀的統一。
基本解釋
過堂 guòtáng
[appear in court to be tried] 舊時訴訟當事人到公堂上受審
從上次過了堂,我就明白,他們不會再讓我活多久了。——《堅強的戰士》
辭典解釋
過堂 guò táng ㄍㄨㄛˋ ㄊㄤˊ犯人到公堂上受審。
《紅樓夢.第九七回》:「哥哥的事上司已經準了誤殺,一過堂就要題本了,叫咱們預備贖罪的銀子。」
近義詞
審問佛教用語。僧眾一起在齋堂用午餐。
過堂
過堂,指舊時訴訟當事人到公堂上受審。亦稱佛門中的“吃飯”,中國漢傳佛教叢林中特有的儀制,早、午齋兩次過堂,是將進食視為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團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禮儀的統一。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堂】:1.正房:堂屋。2.專為某種活動用的房屋:禮堂。課堂。食堂。3.舊時官府中舉行儀式、審訊案件的地方:大堂。過堂。4.用于廳堂名稱,舊時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號: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藥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節的課程,一節叫一堂:兩堂課。c)舊時審案一次叫一堂:過了兩堂。d)用于場景、壁畫等:三堂內景。一堂壁畫。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