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求的讀音 過求的意思
過求 guò qiú 過求 (1).過早求得。《左傳·文公六年》:“秋, 季文子 將聘于 晉 ,使求遭喪之禮以行。其人曰:‘將焉用之?’ 文子 曰:‘備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無之,實難。過求何害?’八月乙亥, 晉襄公 卒。” (2).過分地求取。《初刻拍案驚奇》卷五:“那 壽春 一縣之人,不曾欠公的,豈可過求。” 清 李漁 《奈何天·巧怖》:“還有兩位佳人替你做伴,少不得就過求了。”
- 過
- 求
“過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ò qiú]
- 漢字注音:
- ㄍㄨㄛˋ ㄑㄧㄡˊ
- 簡繁字形:
- 過求
- 是否常用:
- 否
“過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過早求得。 2.過分地求取。
網絡解釋
過求
guò qiú ㄍㄨㄛˋ ㄑㄧㄡˊ
過求
(1).過早求得。《左傳·文公六年》:“秋, 季文子 將聘于 晉 ,使求遭喪之禮以行。其人曰:‘將焉用之?’ 文子 曰:‘備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無之,實難。過求何害?’八月乙亥, 晉襄公 卒。”
(2).過分地求取。《初刻拍案驚奇》卷五:“那 壽春 一縣之人,不曾欠公的,豈可過求。” 清 李漁 《奈何天·巧怖》:“還有兩位佳人替你做伴,少不得就過求了。”
“過求”的單字解釋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求】:1.請求:求救。求教。求您幫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進。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尋求:求學問。實事求是。刻舟求劍。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關系。供過于求。5.姓。
“過求”的相關詞語
* 過求的讀音是:guò qiú,過求的意思:過求 guò qiú 過求 (1).過早求得。《左傳·文公六年》:“秋, 季文子 將聘于 晉 ,使求遭喪之禮以行。其人曰:‘將焉用之?’ 文子 曰:‘備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無之,實難。過求何害?’八月乙亥, 晉襄公 卒。” (2).過分地求取。《初刻拍案驚奇》卷五:“那 壽春 一縣之人,不曾欠公的,豈可過求。” 清 李漁 《奈何天·巧怖》:“還有兩位佳人替你做伴,少不得就過求了。”
基本解釋
1.過早求得。 2.過分地求取。過求
guò qiú ㄍㄨㄛˋ ㄑㄧㄡˊ過求
(1).過早求得。《左傳·文公六年》:“秋, 季文子 將聘于 晉 ,使求遭喪之禮以行。其人曰:‘將焉用之?’ 文子 曰:‘備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無之,實難。過求何害?’八月乙亥, 晉襄公 卒。”
(2).過分地求取。《初刻拍案驚奇》卷五:“那 壽春 一縣之人,不曾欠公的,豈可過求。” 清 李漁 《奈何天·巧怖》:“還有兩位佳人替你做伴,少不得就過求了。”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求】:1.請求:求救。求教。求您幫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進。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尋求:求學問。實事求是。刻舟求劍。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關系。供過于求。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