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闕的讀音 過闕的意思
過闕 guò quē 過闕(過闕) 過失;錯誤。 三國 魏 嵇康 《家誡》:“且俗人傳吉遲,傳兇疾,又好議人之過闕,此常人之議也。”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真宗 為 壽春郡王 開府, 太宗 詔宰臣:為朕選端方純明有德學無過闕臣僚二人為王友。”
- 過
- 闕
“過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ò quē]
- 漢字注音:
- ㄍㄨㄛˋ ㄑㄩㄝ
- 簡繁字形:
- 過闕
- 是否常用:
- 否
“過闕”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過失;錯誤。
網絡解釋
過闕
guò quē ㄍㄨㄛˋ ㄑㄩㄝ
過闕(過闕)
過失;錯誤。 三國 魏 嵇康 《家誡》:“且俗人傳吉遲,傳兇疾,又好議人之過闕,此常人之議也。”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真宗 為 壽春郡王 開府, 太宗 詔宰臣:為朕選端方純明有德學無過闕臣僚二人為王友。”
“過闕”的單字解釋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闕】:[què]1.宮門、城門兩側的高臺,中間有道路,臺上起樓觀。2.借指宮廷,帝王所居之處。後也借指京城。3.古代神廟、墳墓前兩旁的巨柱,多用石雕成。4.古代仕宦之家門前所樹用以旌表的建築物。5.泛指門戶。6.兩山夾峙的地方。7.兩眉之間的部位。8.古劍名。[quē]1.缺誤;疏失。2.空隙;缺口。3.指(感情上的)裂痕;嫌隙。4.空缺著;沒有。5.缺乏;稀少。6.殘缺;不完善。7.欠;應給的未給。8.衰微。9.缺憾。10.官位空缺;官員的缺額。11.缺席;應到而不到。12.姓。
“過闕”的相關詞語
* 過闕的讀音是:guò quē,過闕的意思:過闕 guò quē 過闕(過闕) 過失;錯誤。 三國 魏 嵇康 《家誡》:“且俗人傳吉遲,傳兇疾,又好議人之過闕,此常人之議也。”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真宗 為 壽春郡王 開府, 太宗 詔宰臣:為朕選端方純明有德學無過闕臣僚二人為王友。”
基本解釋
過失;錯誤。過闕
guò quē ㄍㄨㄛˋ ㄑㄩㄝ過闕(過闕)
過失;錯誤。 三國 魏 嵇康 《家誡》:“且俗人傳吉遲,傳兇疾,又好議人之過闕,此常人之議也。”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真宗 為 壽春郡王 開府, 太宗 詔宰臣:為朕選端方純明有德學無過闕臣僚二人為王友。”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闕】:[què]1.宮門、城門兩側的高臺,中間有道路,臺上起樓觀。2.借指宮廷,帝王所居之處。後也借指京城。3.古代神廟、墳墓前兩旁的巨柱,多用石雕成。4.古代仕宦之家門前所樹用以旌表的建築物。5.泛指門戶。6.兩山夾峙的地方。7.兩眉之間的部位。8.古劍名。[quē]1.缺誤;疏失。2.空隙;缺口。3.指(感情上的)裂痕;嫌隙。4.空缺著;沒有。5.缺乏;稀少。6.殘缺;不完善。7.欠;應給的未給。8.衰微。9.缺憾。10.官位空缺;官員的缺額。11.缺席;應到而不到。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