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方絶域的讀音 遐方絶域的意思
遐方絶域【解釋】邊遠偏僻的地區。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後二年,出仕宦,便有飯蔬衣綀,窮遐方絶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四部正訛下》:“《山海經》之稱 禹 也,名山大川,遐方絶域,固本治水作貢之文。”亦作“ 遐方絶壤 ”。 宋 陸游 《上殿札子》之三:“ 慶歷 、 皇祐 之盛,復見於今,雖遐方絶壤,皆當梯航而至矣。”
- 遐
- 方
- 絶
- 域
“遐方絶域”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á fāng jué yù]
- 漢字注音:
- ㄒㄧㄚˊ ㄈㄤ ㄐㄩㄝˊ ㄩˋ
- 簡繁字形:
- 遐方絕域
- 是否常用:
- 否
“遐方絶域”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遐方絕域 xiá fāng jué yù ㄒㄧㄚˊ ㄈㄤ ㄐㄩㄝˊ ㄩˋ 邊遠地區。宋.李清照〈金石錄后序〉:「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飯蔬衣練,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將,漸益堆積。」也作「遐方絕壤」。
網絡解釋
遐方絶域
【解釋】邊遠偏僻的地區。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後二年,出仕宦,便有飯蔬衣綀,窮遐方絶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四部正訛下》:“《山海經》之稱 禹 也,名山大川,遐方絶域,固本治水作貢之文。”亦作“ 遐方絶壤 ”。 宋 陸游 《上殿札子》之三:“ 慶歷 、 皇祐 之盛,復見於今,雖遐方絶壤,皆當梯航而至矣。”
“遐方絶域”的單字解釋
【遐】:1.遠:遐邇(遠近)。2.長久:遐齡(年紀大)。
【方】:1.正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正四邊形的六面體。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東方。雙方。4.辦法:千方百計。領導有方。5.地點;地區:前方。方言。6.治病的藥單:藥方。處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積一立方米:土方。8.數學上指自乘的積:乘方。9.副詞。正在;方才:方興未艾。如夢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響度級的單位。將聲音與一個1,000赫的純音試聽比較,當兩者響度被判斷為相同時,后者聲壓級的分貝數即被定為這個聲音響度級的方數。舊寫作?。11.?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一方硯臺。兩方圖章。
【絶】:“絕”的新字形。同“絕”。
【域】:1.在一定疆界內的地方;疆域:區域。異域。域外。絕域。2.泛指某種范圍:境域。音域。
“遐方絶域”的相關詞語
* 遐方絶域的讀音是:xiá fāng jué yù,遐方絶域的意思:遐方絶域【解釋】邊遠偏僻的地區。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後二年,出仕宦,便有飯蔬衣綀,窮遐方絶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四部正訛下》:“《山海經》之稱 禹 也,名山大川,遐方絶域,固本治水作貢之文。”亦作“ 遐方絶壤 ”。 宋 陸游 《上殿札子》之三:“ 慶歷 、 皇祐 之盛,復見於今,雖遐方絶壤,皆當梯航而至矣。”
辭典解釋
遐方絕域 xiá fāng jué yù ㄒㄧㄚˊ ㄈㄤ ㄐㄩㄝˊ ㄩˋ邊遠地區。宋.李清照〈金石錄后序〉:「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飯蔬衣練,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將,漸益堆積。」也作「遐方絕壤」。
遐方絶域
【解釋】邊遠偏僻的地區。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後二年,出仕宦,便有飯蔬衣綀,窮遐方絶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四部正訛下》:“《山海經》之稱 禹 也,名山大川,遐方絶域,固本治水作貢之文。”亦作“ 遐方絶壤 ”。 宋 陸游 《上殿札子》之三:“ 慶歷 、 皇祐 之盛,復見於今,雖遐方絶壤,皆當梯航而至矣。”
【遐】:1.遠:遐邇(遠近)。2.長久:遐齡(年紀大)。
【方】:1.正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正四邊形的六面體。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東方。雙方。4.辦法:千方百計。領導有方。5.地點;地區:前方。方言。6.治病的藥單:藥方。處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積一立方米:土方。8.數學上指自乘的積:乘方。9.副詞。正在;方才:方興未艾。如夢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響度級的單位。將聲音與一個1,000赫的純音試聽比較,當兩者響度被判斷為相同時,后者聲壓級的分貝數即被定為這個聲音響度級的方數。舊寫作?。11.?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一方硯臺。兩方圖章。
【絶】:“絕”的新字形。同“絕”。
【域】:1.在一定疆界內的地方;疆域:區域。異域。域外。絕域。2.泛指某種范圍:境域。音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