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山的讀音 還山的意思
還山 詞語解析 (1).致仕;退隱。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末自 夏汭 ,固乞還山。權憇 汝南縣 境,固非息心之地。” 宋 劉克莊 《水調歌頭·喜歸》詞:“再拜謝不敏,早晚乞還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還山》詩之一:“幸遂還山愿,蕭然去國輕。” (2).方言。山區人稱死后葬于山上。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六:“有人勸這老倌不立繼,開導他說:‘你有六七畝好田,飽子飽藥,百年之后,還怕沒得人送你還山? (3).習俗。在浙南閩北一帶山區,人死葬入墳墓,把風水燈接回家中供奉,晝夜長明,香火陪伴。三天后,撤走香火,再將神魂送其墓地,此過程稱之“還山”。
- 還
- 山
“還山”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ái shān]
- 漢字注音:
- ㄏㄞˊ ㄕㄢ
- 簡繁字形:
- 還山
- 是否常用:
- 否
“還山”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致仕;退隱。 2.方言。山區人稱死后葬于山上。
網絡解釋
還山
詞語解析
(1).致仕;退隱。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末自 夏汭 ,固乞還山。權憇 汝南縣 境,固非息心之地。” 宋 劉克莊 《水調歌頭·喜歸》詞:“再拜謝不敏,早晚乞還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還山》詩之一:“幸遂還山愿,蕭然去國輕。”
(2).方言。山區人稱死后葬于山上。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六:“有人勸這老倌不立繼,開導他說:‘你有六七畝好田,飽子飽藥,百年之后,還怕沒得人送你還山?
(3).習俗。在浙南閩北一帶山區,人死葬入墳墓,把風水燈接回家中供奉,晝夜長明,香火陪伴。三天后,撤走香火,再將神魂送其墓地,此過程稱之“還山”。
“還山”的單字解釋
【還】:[huán]1.返回。2.恢復;還復。3.來,到來。4.交還;歸還。5.償還;交付。6.回頭。7.回報;回擊。8.後退。9.罷歇;止息。10.環繞。11.包;保證。12.連詞。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其”,“假使”。13.同“營”。謀求。14.同“營”。惑亂。[hái]1.表示現象繼續存在或動作繼續進行。相當於“仍舊”。2.表示轉折,相當於“卻”、“反而”。3.表示時間,相當於“已”、“已經”。4.表示重複,相當於“再”、“又”。5.表示程度,相當於“更”、“更加”。6.表示項目、數量增加,範圍擴大。7.表示選擇,相當於“還是”。8.表示程度上勉強過得去,相當於“稍”。9.尚且。10.表示數量小,時間不到,限於某個範圍,相當於“僅”、“只”。11.表示進層。常與連詞“不但”等成對使用。12.表示對某件事物,沒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13.表示反問。用在反問句裡,加強反問語氣,有時含有責難、質問的語氣。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還山”的相關詞語
* 還山的讀音是:hái shān,還山的意思:還山 詞語解析 (1).致仕;退隱。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末自 夏汭 ,固乞還山。權憇 汝南縣 境,固非息心之地。” 宋 劉克莊 《水調歌頭·喜歸》詞:“再拜謝不敏,早晚乞還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還山》詩之一:“幸遂還山愿,蕭然去國輕。” (2).方言。山區人稱死后葬于山上。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六:“有人勸這老倌不立繼,開導他說:‘你有六七畝好田,飽子飽藥,百年之后,還怕沒得人送你還山? (3).習俗。在浙南閩北一帶山區,人死葬入墳墓,把風水燈接回家中供奉,晝夜長明,香火陪伴。三天后,撤走香火,再將神魂送其墓地,此過程稱之“還山”。
基本解釋
1.致仕;退隱。 2.方言。山區人稱死后葬于山上。還山
詞語解析(1).致仕;退隱。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末自 夏汭 ,固乞還山。權憇 汝南縣 境,固非息心之地。” 宋 劉克莊 《水調歌頭·喜歸》詞:“再拜謝不敏,早晚乞還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還山》詩之一:“幸遂還山愿,蕭然去國輕。”
(2).方言。山區人稱死后葬于山上。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六:“有人勸這老倌不立繼,開導他說:‘你有六七畝好田,飽子飽藥,百年之后,還怕沒得人送你還山?
(3).習俗。在浙南閩北一帶山區,人死葬入墳墓,把風水燈接回家中供奉,晝夜長明,香火陪伴。三天后,撤走香火,再將神魂送其墓地,此過程稱之“還山”。
【還】:[huán]1.返回。2.恢復;還復。3.來,到來。4.交還;歸還。5.償還;交付。6.回頭。7.回報;回擊。8.後退。9.罷歇;止息。10.環繞。11.包;保證。12.連詞。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其”,“假使”。13.同“營”。謀求。14.同“營”。惑亂。[hái]1.表示現象繼續存在或動作繼續進行。相當於“仍舊”。2.表示轉折,相當於“卻”、“反而”。3.表示時間,相當於“已”、“已經”。4.表示重複,相當於“再”、“又”。5.表示程度,相當於“更”、“更加”。6.表示項目、數量增加,範圍擴大。7.表示選擇,相當於“還是”。8.表示程度上勉強過得去,相當於“稍”。9.尚且。10.表示數量小,時間不到,限於某個範圍,相當於“僅”、“只”。11.表示進層。常與連詞“不但”等成對使用。12.表示對某件事物,沒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13.表示反問。用在反問句裡,加強反問語氣,有時含有責難、質問的語氣。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