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道的讀音 邯鄲道的意思
邯鄲道 (邯鄲市的一條歷史文化街區)邯鄲道,俗稱串城街或稱文化一條街。在京劇《將相和》的臺詞中稱其長街,即現在的城內中街。位于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明清時期邯鄲縣城中心大道上。是一條戰漢風格的歷史街區。這條街南起城南街,北至學步橋,全長1760米。 邯鄲道是古都邯鄲城的中心大道,是秦始皇荀子的故里,是邯鄲歷史的重要載體。武靈閣、玉皇閣、秦始皇誕生地紀念館(朱家巷、秦始皇故里)、荀子故里(荀子誕生地紀念館)、藺相如回車巷、藺相如府、廉頗將軍府、古戰役紀念柱、學步橋、慈禧行宮、邯山書院、武靈叢臺、張國彥宗廟、王琴堂故居、漢闕、司馬相如題詩枕、河北銀行舊址、騎兵雕像群等人文景觀薈萃。
- 邯
- 鄲
- 道
“邯鄲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án dān dào]
- 漢字注音:
- ㄏㄢˊ ㄉㄢ ㄉㄠˋ
- 簡繁字形:
- 邯鄲道
- 是否常用:
- 否
“邯鄲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比喻虛幻之路。
網絡解釋
邯鄲道 (邯鄲市的一條歷史文化街區)
邯鄲道,俗稱串城街或稱文化一條街。在京劇《將相和》的臺詞中稱其長街,即現在的城內中街。位于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明清時期邯鄲縣城中心大道上。是一條戰漢風格的歷史街區。這條街南起城南街,北至學步橋,全長1760米。
邯鄲道是古都邯鄲城的中心大道,是秦始皇荀子的故里,是邯鄲歷史的重要載體。武靈閣、玉皇閣、秦始皇誕生地紀念館(朱家巷、秦始皇故里)、荀子故里(荀子誕生地紀念館)、藺相如回車巷、藺相如府、廉頗將軍府、古戰役紀念柱、學步橋、慈禧行宮、邯山書院、武靈叢臺、張國彥宗廟、王琴堂故居、漢闕、司馬相如題詩枕、河北銀行舊址、騎兵雕像群等人文景觀薈萃。
“邯鄲道”的單字解釋
【邯】:邯鄲(Hándān),地名,在河北。
【鄲】:1.鄲城(Dānchéng),地名,在河南。2.姓。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邯鄲道”的相關詞語
* 邯鄲道的讀音是:hán dān dào,邯鄲道的意思:邯鄲道 (邯鄲市的一條歷史文化街區)邯鄲道,俗稱串城街或稱文化一條街。在京劇《將相和》的臺詞中稱其長街,即現在的城內中街。位于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明清時期邯鄲縣城中心大道上。是一條戰漢風格的歷史街區。這條街南起城南街,北至學步橋,全長1760米。 邯鄲道是古都邯鄲城的中心大道,是秦始皇荀子的故里,是邯鄲歷史的重要載體。武靈閣、玉皇閣、秦始皇誕生地紀念館(朱家巷、秦始皇故里)、荀子故里(荀子誕生地紀念館)、藺相如回車巷、藺相如府、廉頗將軍府、古戰役紀念柱、學步橋、慈禧行宮、邯山書院、武靈叢臺、張國彥宗廟、王琴堂故居、漢闕、司馬相如題詩枕、河北銀行舊址、騎兵雕像群等人文景觀薈萃。
基本解釋
比喻虛幻之路。邯鄲道 (邯鄲市的一條歷史文化街區)
邯鄲道,俗稱串城街或稱文化一條街。在京劇《將相和》的臺詞中稱其長街,即現在的城內中街。位于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明清時期邯鄲縣城中心大道上。是一條戰漢風格的歷史街區。這條街南起城南街,北至學步橋,全長1760米。邯鄲道是古都邯鄲城的中心大道,是秦始皇荀子的故里,是邯鄲歷史的重要載體。武靈閣、玉皇閣、秦始皇誕生地紀念館(朱家巷、秦始皇故里)、荀子故里(荀子誕生地紀念館)、藺相如回車巷、藺相如府、廉頗將軍府、古戰役紀念柱、學步橋、慈禧行宮、邯山書院、武靈叢臺、張國彥宗廟、王琴堂故居、漢闕、司馬相如題詩枕、河北銀行舊址、騎兵雕像群等人文景觀薈萃。
【邯】:邯鄲(Hándān),地名,在河北。
【鄲】:1.鄲城(Dānchéng),地名,在河南。2.姓。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