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郡齋讀書志的讀音 郡齋讀書志的意思

    郡齋讀書志 理宗淳祐九年(1249)游鈞在衢州(今屬浙江省)重刊二十卷本,后稱衢本。同年,黎安朝在袁州(今江西宜春)重刊四卷本,又刻了趙希弁續撰的《讀書附志》一卷。次年,并刻趙希弁據衢本摘編而成的《讀書后志》二卷和《二本考異》。與《讀書后志》相對,先前的四卷本被稱作《前志》。《前志》、《附志》、《后志》合為七卷,后稱袁本。自此,《郡齋讀書志》在流傳中形成衢本和袁本兩個版本系統。
    • jùn
    • zhāi
    • shū
    • zhì

    “郡齋讀書志”的讀音

    拼音讀音
    [jùn zhāi dú shū zhì]
    漢字注音:
    ㄐㄩㄣˋ ㄓㄞ ㄉㄨˊ ㄕㄨ ㄓˋ
    簡繁字形:
    郡齋讀書志
    是否常用:

    “郡齋讀書志”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書目名。南宋晁公武撰。共收書一千四百余部,每一書目之后有解題。是中國現存最古的一部私人藏書目錄。傳世有“袁州本”和“衢州本”兩種版本,均刊印于1250年,但內容互有不同。清末王先謙合校袁、衢兩本為一本。

    網絡解釋

    郡齋讀書志

    理宗淳祐九年(1249)游鈞在衢州(今屬浙江省)重刊二十卷本,后稱衢本。同年,黎安朝在袁州(今江西宜春)重刊四卷本,又刻了趙希弁續撰的《讀書附志》一卷。次年,并刻趙希弁據衢本摘編而成的《讀書后志》二卷和《二本考異》。與《讀書后志》相對,先前的四卷本被稱作《前志》。《前志》、《附志》、《后志》合為七卷,后稱袁本。自此,《郡齋讀書志》在流傳中形成衢本和袁本兩個版本系統。

    “郡齋讀書志”的單字解釋

    】:1.古代的行政區劃,比縣小,秦漢以后,郡比縣大:郡縣。會稽郡。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2.姓。
    】:1.齋戒。2.信仰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吃齋。3.舍飯給僧人、道人:齋僧。4.姓。5.屋子,常用于書房、商店的名稱,學校宿舍也有叫齋的:書齋。新齋。第三齋。榮寶齋。
    】:[dú]字的念法;讀音:異讀。“長”字有兩讀。[dòu]語句中的停頓。古代誦讀文章,分句和讀,極短的停頓叫讀,稍長的停頓叫句,后來把“讀”寫成“逗”。現代所用逗號就是取這個意義,但分別句逗的標準不同。見〖句讀〗。
    】:1.寫字;記錄;書寫:書法。大書特書。振筆直書。2.字體:楷書。隸書。3.裝訂成冊的著作:一本書。一部書。一套書。叢書。新書。古書。書店。4.書信:家書。書札。5.文件:證書。保證書。說明書。挑戰書。白皮書。6.姓。
    】: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氣;意志:人窮志不短。3.姓。4.稱輕重;量長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記: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記錄:雜志。縣志。《三國志》。7.記號:標志。

    “郡齋讀書志”的相關詞語

    * 郡齋讀書志的讀音是:jùn zhāi dú shū zhì,郡齋讀書志的意思:郡齋讀書志 理宗淳祐九年(1249)游鈞在衢州(今屬浙江省)重刊二十卷本,后稱衢本。同年,黎安朝在袁州(今江西宜春)重刊四卷本,又刻了趙希弁續撰的《讀書附志》一卷。次年,并刻趙希弁據衢本摘編而成的《讀書后志》二卷和《二本考異》。與《讀書后志》相對,先前的四卷本被稱作《前志》。《前志》、《附志》、《后志》合為七卷,后稱袁本。自此,《郡齋讀書志》在流傳中形成衢本和袁本兩個版本系統。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