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約的讀音 鄉約的意思
鄉約 《鄉約》是央視目前唯一一檔相親交友類大型戶外訪談節目,由全國金話筒獎獲得者肖東坡主持。節目走進地方,為主嘉賓選擇三位高匹配度的眾嘉賓現場說媒,通過嘉賓自我介紹、相互了解、觀眾出謀劃策、第一輪淘汰、主嘉賓自述、三人最終選擇的節目規則,最終決定嘉賓是否能夠牽手。《鄉約》獲得“中國最具商業投資價值電視欄目”、“電視民生欄目社會影響十強”、“全國最具社會影響力欄目”、“2015兩岸四地品牌欄目四小龍”、“2015影響中國傳媒十大品牌欄目”等稱號。 2014年1月改版以來,實現收視率連續八個季度持續攀升,比改版初期提高了200%,在業內十分罕見。節目每周六在中央電視臺第七套節目21:17分播出,周日13:22分重播,節目時長50分鐘。 2016年12月, V地標(2016)中國電視媒體綜合實力大型調研榜單中被評為 年度優秀三農節目。 鄉約 (漢語詞語)【釋義】: (1)指在鄉里中訂立的共同遵守的規約。 《宋史·呂大防傳》:“嘗為鄉約曰:凡同約者,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 (2)指奉官命在鄉里中管事的人。 《儒林外史》第六回:“族長嚴振先,乃城中十二都的鄉約。”
- 鄉
- 約
“鄉約”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āng yuē]
- 漢字注音:
- ㄒㄧㄤ ㄩㄝ
- 簡繁字形:
- 鄉約
- 是否常用:
- 否
“鄉約”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猶言鄉規民約。適用于本鄉本地的規約。 2.明清時鄉中小吏。由縣官任命,負責傳達政令,調解糾紛。 辭典解釋
鄉約 xiāng yuē ㄒㄧㄤ ㄩㄝ 同鄉的人共同遵守的規約。
《宋史.卷三四○.呂大防傳》:「嘗為鄉約曰:『凡同約者,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
鄉里中掌理公共事務的人。
《老殘游記.第四回》:「派了八個人,東南西北,一面兩匹 馬把住,不許一個人出去,將地保、鄉約等人叫起。」
網絡解釋
鄉約
《鄉約》是央視目前唯一一檔相親交友類大型戶外訪談節目,由全國金話筒獎獲得者肖東坡主持。節目走進地方,為主嘉賓選擇三位高匹配度的眾嘉賓現場說媒,通過嘉賓自我介紹、相互了解、觀眾出謀劃策、第一輪淘汰、主嘉賓自述、三人最終選擇的節目規則,最終決定嘉賓是否能夠牽手。《鄉約》獲得“中國最具商業投資價值電視欄目”、“電視民生欄目社會影響十強”、“全國最具社會影響力欄目”、“2015兩岸四地品牌欄目四小龍”、“2015影響中國傳媒十大品牌欄目”等稱號。
2014年1月改版以來,實現收視率連續八個季度持續攀升,比改版初期提高了200%,在業內十分罕見。節目每周六在中央電視臺第七套節目21:17分播出,周日13:22分重播,節目時長50分鐘。
2016年12月, V地標(2016)中國電視媒體綜合實力大型調研榜單中被評為 年度優秀三農節目。
鄉約 (漢語詞語)
【釋義】:
(1)指在鄉里中訂立的共同遵守的規約。
《宋史·呂大防傳》:“嘗為鄉約曰:凡同約者,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
(2)指奉官命在鄉里中管事的人。
《儒林外史》第六回:“族長嚴振先,乃城中十二都的鄉約。”
“鄉約”的單字解釋
【鄉】:同“鄉”。
【約】:[yuē]1.纏束;環束。2.繩子。3.約束;檢束。4.阻止;攔阻。5.指防水、攔水的堤壩。6.少;省減;簡約。7.簡要;簡單。8.貧困。9.引申為衰減。10.卑微;卑下。11.以語言或文字訂立共同應遵守的條件。12.邀結;邀請。13.置辦配備。14.屈折內縮。15.求取。16.估量。17.塗飾。18.掠,拂過。19.籠罩。20.大略;大約。21.數學上的約分。參見“約分”。22.姓。古有約續。見《通志·氏族五》。[yāo]方言。用秤稱。
“鄉約”的相關詞語
* 鄉約的讀音是:xiāng yuē,鄉約的意思:鄉約 《鄉約》是央視目前唯一一檔相親交友類大型戶外訪談節目,由全國金話筒獎獲得者肖東坡主持。節目走進地方,為主嘉賓選擇三位高匹配度的眾嘉賓現場說媒,通過嘉賓自我介紹、相互了解、觀眾出謀劃策、第一輪淘汰、主嘉賓自述、三人最終選擇的節目規則,最終決定嘉賓是否能夠牽手。《鄉約》獲得“中國最具商業投資價值電視欄目”、“電視民生欄目社會影響十強”、“全國最具社會影響力欄目”、“2015兩岸四地品牌欄目四小龍”、“2015影響中國傳媒十大品牌欄目”等稱號。 2014年1月改版以來,實現收視率連續八個季度持續攀升,比改版初期提高了200%,在業內十分罕見。節目每周六在中央電視臺第七套節目21:17分播出,周日13:22分重播,節目時長50分鐘。 2016年12月, V地標(2016)中國電視媒體綜合實力大型調研榜單中被評為 年度優秀三農節目。 鄉約 (漢語詞語)【釋義】: (1)指在鄉里中訂立的共同遵守的規約。 《宋史·呂大防傳》:“嘗為鄉約曰:凡同約者,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 (2)指奉官命在鄉里中管事的人。 《儒林外史》第六回:“族長嚴振先,乃城中十二都的鄉約。”
基本解釋
1.猶言鄉規民約。適用于本鄉本地的規約。 2.明清時鄉中小吏。由縣官任命,負責傳達政令,調解糾紛。辭典解釋
鄉約 xiāng yuē ㄒㄧㄤ ㄩㄝ同鄉的人共同遵守的規約。
《宋史.卷三四○.呂大防傳》:「嘗為鄉約曰:『凡同約者,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
鄉里中掌理公共事務的人。
《老殘游記.第四回》:「派了八個人,東南西北,一面兩匹 馬把住,不許一個人出去,將地保、鄉約等人叫起。」
鄉約
《鄉約》是央視目前唯一一檔相親交友類大型戶外訪談節目,由全國金話筒獎獲得者肖東坡主持。節目走進地方,為主嘉賓選擇三位高匹配度的眾嘉賓現場說媒,通過嘉賓自我介紹、相互了解、觀眾出謀劃策、第一輪淘汰、主嘉賓自述、三人最終選擇的節目規則,最終決定嘉賓是否能夠牽手。《鄉約》獲得“中國最具商業投資價值電視欄目”、“電視民生欄目社會影響十強”、“全國最具社會影響力欄目”、“2015兩岸四地品牌欄目四小龍”、“2015影響中國傳媒十大品牌欄目”等稱號。2014年1月改版以來,實現收視率連續八個季度持續攀升,比改版初期提高了200%,在業內十分罕見。節目每周六在中央電視臺第七套節目21:17分播出,周日13:22分重播,節目時長50分鐘。
2016年12月, V地標(2016)中國電視媒體綜合實力大型調研榜單中被評為 年度優秀三農節目。
鄉約 (漢語詞語)
【釋義】:(1)指在鄉里中訂立的共同遵守的規約。
《宋史·呂大防傳》:“嘗為鄉約曰:凡同約者,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
(2)指奉官命在鄉里中管事的人。
《儒林外史》第六回:“族長嚴振先,乃城中十二都的鄉約。”
【鄉】:同“鄉”。
【約】:[yuē]1.纏束;環束。2.繩子。3.約束;檢束。4.阻止;攔阻。5.指防水、攔水的堤壩。6.少;省減;簡約。7.簡要;簡單。8.貧困。9.引申為衰減。10.卑微;卑下。11.以語言或文字訂立共同應遵守的條件。12.邀結;邀請。13.置辦配備。14.屈折內縮。15.求取。16.估量。17.塗飾。18.掠,拂過。19.籠罩。20.大略;大約。21.數學上的約分。參見“約分”。22.姓。古有約續。見《通志·氏族五》。[yāo]方言。用秤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