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鋝怎么讀 鋝的意思

    “鋝”字共有1個讀音: [lüè]  
    鋝
    漢字
    讀音 [lüè]
    注音 ㄌㄩㄝˋ
    部首 [釒]  金字旁
    筆畫 總筆畫:15 部外:7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簡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92DD
    其它編碼 五筆:qefy 倉頡:cbdi 鄭碼:ppds 四角:82149
    筆順編碼 341124313443124
    筆順筆畫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ノ丶丶ノ一丨丶

    鋝字的意思

    見“鋝”,古代重量單位。約合六兩

    鋝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lüè ㄌㄩㄝˋ

      

    ◎ 見“鋝”。

      

    英語

      

    6 oz; ancient measurement

      

    法語 ancienne unité de poids (équivalent à 6 taels)?

    鋝字的詳細解釋

    鋝字的辭典解釋

      鋝ㄌㄩㄝˋlüè名   

    量詞。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約合六兩。《說文解字·金部》:「鋝,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也。《周禮》曰:『重三鋝。』北方以二十兩為鋝。」

    康熙字典解釋

    鋝【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7畫

    〔古文〕??《唐韻》《正韻》力輟切《集韻》《韻會》龍輟切,??音劣。《說文》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或曰二十兩爲鋝。《小爾雅》倍舉曰鋝,鋝謂之鍰。宋咸曰:舉三兩,鋝六兩。《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戈戟皆重三鋝,劒重九鋝,次七鋝,下次五鋝。《註》今東萊或以大半兩爲鈞,十鈞爲環。環重六兩有大半兩,鍰與鋝同。則三鋝爲一斤四兩。《六書故》說文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爲鋝,則三鋝不得爲一斤四兩也。且戈戟纔重三十一銖,爲已輕矣。至以二十兩爲鋝,則劒重九鋝者,十有一斤四兩,爲已重矣。亦不然也。鍰鋝皆六兩,其實一字。互詳鍰字註。

    又《集韻》所劣切,音?。義同。或作率。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鋝【卷十四】【金部】

    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也。從金寽聲。《周禮》曰:“重三鋝。”北方以二十兩爲鋝。力錣切〖注〗??,古文。鋢,鋝字之譌。

    說文解字注

    (鋝)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也。各本十一銖作十銖。二十五分銖奪銖字。今依尙書音義、漢蕭望之傳注、廣韻十七薛正。十一銖、計黍千一百。云二十五分銖之十三者、此用命分之法。百黍以四除之。凡二十五而除盡。命爲二十五分。二十五分之十三。得五十二黍。命爲二十五分銖之十三。合十一銖。共爲黍千一百五十二。從金。寽聲。力輟切。十五部。周禮曰。重三鋝。考工記弓人文。北方?二十兩爲三鋝。三各本無。戴仲達作一。今依東原師補正。師說曰。無三字者、誤也。攷尚書僞孔傳及馬融、王肅皆云。鍰重六兩。鄭康成云。鍰重六兩大半兩。鋝卽鍰。賈逵云。俗儒以鋝重六兩。此俗儒相傳譌失。不能覈實。脫去大半兩言之。說文多宗賈侍中。故曰北方二十兩爲三鋝。正謂六兩大半兩爲一鋝也。按三鋝爲黍四萬八千。

    * 網站為您提供鋝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