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錞於的讀音 錞於的意思

    錞于 錞于,亦作錞釪、錞。我國古代銅制打擊軍中樂器。現發現最早的作于春秋時期,盛行于漢代。《國語·吳語》:“鼓丁寧、錞于、振鐸”。《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錞于常與鼓配合,用于戰爭中指揮進退。鄭玄注:“錞,錞于也”。《淮南子·兵略訓》:“兩軍相當,鼓錞相望”。多用于戰陣。《國語·晉語五》:“戰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 韋昭 注:“錞于,形如碓頭,與鼓角相和。
    • duì

    “錞於”的讀音

    拼音讀音
    [duì yú]
    漢字注音:
    簡繁字形:
    錞于
    是否常用:

    “錞於”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錞于 chúnyú

    [an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 古代一種銅制樂器

    辭典解釋

    錞于  chún yú  ㄔㄨㄣˊ ㄩˊ  

    古代銅制的打擊樂器。主要用于軍旅中號令兵士。形制為整體略呈橢圓筒形,肩圍闊大,腰圍縮小,平頂有鈕,鈕多作虎形或馬形,可以懸掛起來敲擊。
    《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句下漢.鄭玄.注:「錞,錞于也。圓如碓頭,大上小下,樂作鳴之,與鼓相和。」

    網絡解釋

    錞于

    錞于,亦作錞釪、錞。我國古代銅制打擊軍中樂器。現發現最早的作于春秋時期,盛行于漢代。《國語·吳語》:“鼓丁寧、錞于、振鐸”。《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錞于常與鼓配合,用于戰爭中指揮進退。鄭玄注:“錞,錞于也”。《淮南子·兵略訓》:“兩軍相當,鼓錞相望”。多用于戰陣。《國語·晉語五》:“戰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 韋昭 注:“錞于,形如碓頭,與鼓角相和。

    “錞於”的單字解釋

    】:1.古代一種銅制的軍樂器,形如圓筒,上大下小,頂上多作虎形鈕,可懸掛,常與鼓配合:“以金錞和鼓。”2.靠近。
    】:[wū]文言嘆詞。[於乎][於戲]文言嘆詞,舊時祭文常用“嗚呼”表示嘆息。[yū]姓。[yú]同“”。

    “錞於”的相關詞語

    * 錞於的讀音是:duì yú,錞於的意思:錞于 錞于,亦作錞釪、錞。我國古代銅制打擊軍中樂器。現發現最早的作于春秋時期,盛行于漢代。《國語·吳語》:“鼓丁寧、錞于、振鐸”。《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錞于常與鼓配合,用于戰爭中指揮進退。鄭玄注:“錞,錞于也”。《淮南子·兵略訓》:“兩軍相當,鼓錞相望”。多用于戰陣。《國語·晉語五》:“戰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 韋昭 注:“錞于,形如碓頭,與鼓角相和。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