鏚怎么讀 鏚的意思
“鏚”字共有1個讀音:
[qī]

漢字 | 鏚 |
---|---|
讀音 |
|
注音 | ㄑㄧ |
部首 | [釒] 金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9 部外:11 |
異體字 | 戚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3DA |
其它編碼 | 五筆:qdht|qdhi 倉頡:cihf 鄭碼:phak 四角:83150 |
筆順編碼 | 3411243113211234534 |
筆順筆畫 |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一ノ丨一一丨ノ丶フノ丶 |
筆順名稱 | 撇 點 橫 橫 豎 點 撇 提 橫 撇 豎 橫 橫 豎鉤 撇 點 斜鉤 撇 點 |
鏚字的意思
古同“戚”,古代一種形似斧的兵器:“干鏚羽旄。”
鏚字的基本解釋
鏚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鏚 qī
〈名〉
古代一種斧樣的兵器 [battle-axe]。如:鏚鉞(斧和鉞)
鏚字的辭典解釋
戚ㄑㄧˋqì名
斧頭。《左傳·昭公十二年》:「君王命剝圭以為戚柲。」《隋書·卷四二·李德林傳》:「雖時屬大道,偃兵舞戚。」
康熙字典解釋
鏚【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集韻》《韻會》??倉歷切,同戚。《廣韻》干鏚,斧鉞也。《左傳·昭十二年》君王命剝圭以爲鏚柲。《註》鏚,斧也。柲,柄也。《淮南子·本經訓》干鏚羽旄。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戚【卷十二】【戉部】
戉也。從戉尗聲。倉歴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戚)戉也。大雅曰。干戈戚揚。傳云。戚、斧也。揚、鉞也。依毛傳戚小於戉。揚乃得戉名。左傳。戚鉞秬鬯。文公受之。戚鉞亦分二物。許則渾言之耳。戚之引伸之義爲促迫。而古書用戚者、俗多改爲蹙。試思親戚亦取切近爲言、非有異義也。大雅。戚戚兄弟。傳曰。戚戚、內相親也。小雅。戚戚靡所逞。箋云。戚戚、縮小之貌。其義本相通。而淺人於節南山必易其形與音矣。戚訓促迫。故又引申訓憂。小明。自詒伊戚。傳曰。戚、憂也。度古衹有戚。後乃別製慽字。從戉。尗聲。倉歴切。古音在三部。
鏚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鏚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