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冊的讀音 鐵冊的意思
鐵冊 tiě cè 鐵冊(鐵冊) 明太祖朱元璋賜給公侯伯屯戍百戶(功臣護衛兵首領)的詔書。用鐵片鐫刻文字,故稱。明 沈德符《野獲編·兵部·鐵冊軍》:“洪武二十三年,韓公李善長以嫌自殺。上始詔部制公侯伯屯戍百戶,部并給鐵冊……至是以公侯年老賜還鄉,各設百戶一人,統其眾以護之,給屯戍之印,賜以鐵冊。”吳晗《朱元璋傳》第五章二:“公侯伯功臣賜卒一百十二人作衛隊,設百戶一人統率,頒有鐵冊,說明俟其壽考(死亡),子孫得襲,則兵皆入衛。稱‘鐵冊軍’。”
- 鐵
- 冊
“鐵冊”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iě cè]
- 漢字注音:
- ㄊㄧㄝ ˇ ㄘㄜˋ
- 簡繁字形:
- 鐵冊
- 是否常用:
- 否
“鐵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明太祖朱元璋賜給公侯伯屯戍百戶(功臣護衛兵首領)的詔書。用鐵片鐫刻文字﹐故稱。
網絡解釋
鐵冊
tiě cè ㄊㄧㄝ ˇ ㄘㄜˋ
鐵冊(鐵冊)
明太祖朱元璋賜給公侯伯屯戍百戶(功臣護衛兵首領)的詔書。用鐵片鐫刻文字,故稱。明 沈德符《野獲編·兵部·鐵冊軍》:“洪武二十三年,韓公李善長以嫌自殺。上始詔部制公侯伯屯戍百戶,部并給鐵冊……至是以公侯年老賜還鄉,各設百戶一人,統其眾以護之,給屯戍之印,賜以鐵冊。”吳晗《朱元璋傳》第五章二:“公侯伯功臣賜卒一百十二人作衛隊,設百戶一人統率,頒有鐵冊,說明俟其壽考(死亡),子孫得襲,則兵皆入衛。稱‘鐵冊軍’。”
“鐵冊”的單字解釋
【鐵】:1.金屬元素,符號Fe(ferrum)。銀白色,質硬,延展性強,純鐵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雜質的鐵在濕空氣中容易生銹。是煉鋼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廣。2.指刀槍等:手無寸鐵。動鐵為兇。3.形容堅硬;堅強;牢固:鐵拳。鐵漢子。鐵飯碗。他倆關系很鐵。4.形容強暴或精銳:鐵蹄。鐵騎。5.形容確定不移:鐵定。鐵的事實。鐵案。6.形容表情嚴肅:他鐵著個臉,沒有一絲笑容。7.姓。
【冊】:1.古稱編串好的竹簡。現指本子:畫冊。名冊。2.帝王賜封爵位、稱號等:冊封。冊立。3.量詞。用于書:這部書共四冊。
“鐵冊”的相關詞語
* 鐵冊的讀音是:tiě cè,鐵冊的意思:鐵冊 tiě cè 鐵冊(鐵冊) 明太祖朱元璋賜給公侯伯屯戍百戶(功臣護衛兵首領)的詔書。用鐵片鐫刻文字,故稱。明 沈德符《野獲編·兵部·鐵冊軍》:“洪武二十三年,韓公李善長以嫌自殺。上始詔部制公侯伯屯戍百戶,部并給鐵冊……至是以公侯年老賜還鄉,各設百戶一人,統其眾以護之,給屯戍之印,賜以鐵冊。”吳晗《朱元璋傳》第五章二:“公侯伯功臣賜卒一百十二人作衛隊,設百戶一人統率,頒有鐵冊,說明俟其壽考(死亡),子孫得襲,則兵皆入衛。稱‘鐵冊軍’。”
基本解釋
1.明太祖朱元璋賜給公侯伯屯戍百戶(功臣護衛兵首領)的詔書。用鐵片鐫刻文字﹐故稱。鐵冊
tiě cè ㄊㄧㄝ ˇ ㄘㄜˋ鐵冊(鐵冊)
明太祖朱元璋賜給公侯伯屯戍百戶(功臣護衛兵首領)的詔書。用鐵片鐫刻文字,故稱。明 沈德符《野獲編·兵部·鐵冊軍》:“洪武二十三年,韓公李善長以嫌自殺。上始詔部制公侯伯屯戍百戶,部并給鐵冊……至是以公侯年老賜還鄉,各設百戶一人,統其眾以護之,給屯戍之印,賜以鐵冊。”吳晗《朱元璋傳》第五章二:“公侯伯功臣賜卒一百十二人作衛隊,設百戶一人統率,頒有鐵冊,說明俟其壽考(死亡),子孫得襲,則兵皆入衛。稱‘鐵冊軍’。”
【鐵】:1.金屬元素,符號Fe(ferrum)。銀白色,質硬,延展性強,純鐵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雜質的鐵在濕空氣中容易生銹。是煉鋼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廣。2.指刀槍等:手無寸鐵。動鐵為兇。3.形容堅硬;堅強;牢固:鐵拳。鐵漢子。鐵飯碗。他倆關系很鐵。4.形容強暴或精銳:鐵蹄。鐵騎。5.形容確定不移:鐵定。鐵的事實。鐵案。6.形容表情嚴肅:他鐵著個臉,沒有一絲笑容。7.姓。
【冊】:1.古稱編串好的竹簡。現指本子:畫冊。名冊。2.帝王賜封爵位、稱號等:冊封。冊立。3.量詞。用于書:這部書共四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