闓怎么讀 闓的意思
“闓”字共有1個讀音:
[kǎi]

漢字 | 闓 |
---|---|
讀音 |
|
注音 | ㄎㄞˇ |
部首 | [門] 門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8 部外:10 |
異體字 | 闿 |
字形結構 | 上包圍結構 |
簡體字形 | 闿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5D3 |
其它編碼 | 五筆:umgu 倉頡:anumt 鄭碼:xdju 四角:77108 |
筆順編碼 | 251125112521251431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丨フ丨一丨フ一丶ノ一 |
筆順名稱 | 橫折 橫 橫 豎 豎 橫折鉤 橫 橫 豎 豎折/豎彎 豎 橫 豎 橫折 橫 點 撇 橫 |
闓字的意思
同“闿”。
闓字的基本解釋
闓字的詳細解釋
闓字的辭典解釋
闿ㄎㄞˇkǎi 動
開啟。《說文解字·門部》:「闿,開也。」《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上》:「今欲與漢闿大關,取漢女為妻。」《晉書·卷六八·紀瞻傳》:「今貢賢之涂已闿,而教學之務未廣。」
形和樂。《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昆蟲闿懌,回首面內。」唐·顏師古·注:「闿讀曰凱,言四方幽遐,皆懷和樂。」通「愷」、「凱」。
康熙字典解釋
闓【戌集上】【門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苦亥切《集韻》《韻會》《正韻》可亥切,??音愷。《說文》開也。《正韻》闢也,解也。《揚子·方言》東齊開戸謂之閻笘,楚謂之闓。《前漢·匈奴傳》今欲與漢闓大關。《曹植·矯志詩》門機之闓,楛矢不追。
又《博雅》闓,欲也。
又通作凱。《前漢·司馬相如傳》昆蟲闓懌。《史記》作凱澤。
又《集韻》《正韻》??丘哀切,音開。《集韻》明也。
又決拾也。《儀禮·鄕射禮·袒決遂註》決,猶闓也,以象骨爲之,著右大擘指,以鈎弦闓體也。《釋文》闓,音開。
又人名。《後漢·劉表傳》遂起立學校,博求儒術,綦母闓、宋忠等。《註》闓,音開。
又《廣韻》苦蓋切《集韻》《韻會》口漑切《正韻》丘蓋切,??音慨。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闓【卷十二】【門部】
開也。從門豈聲。苦亥切
說文解字注
(闓)開也。本義爲開門。引申爲凡啟導之偁。心部曰。忻者、闓也。從門。豈聲。苦亥切。古音在十五部。
闓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闓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