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山的讀音 閬山的意思
閬山 閬 山 在縣城西南部,同美村西南部,海拔755.2米。其山勢似蹙浪然,故又名浪來山、新巖山,南北走向。東西兩坡陡峭,森林密布,主峰兩翼各有一支山脈。西坡向北延伸,山勢平緩,有尖石、歇腳坪、得勝湖、紅嶺、官田格、水磨山、芹坑口(勤內村)等;東坡跌宕起伏,從馬崎山起,山勢較低,向北蜿蜒,有大湖山、烏冬格、燈火古、浮圳隘,再隆起為鷓鴣頭、大頭寨(海拔208.2米,同美大侖嶺西、)慕仁巷,至猴隱山逐漸下降,轉向北延伸經香山、尾井子、巷頭山至藍溪畔。該山半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閬苑巖。
- 閬
- 山
“閬山”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áng shān]
- 漢字注音:
- ㄌㄤˊ ㄕㄢ
- 簡繁字形:
- 閬山
- 是否常用:
- 否
“閬山”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即閬風巔。
網絡解釋
閬山
閬 山
在縣城西南部,同美村西南部,海拔755.2米。其山勢似蹙浪然,故又名浪來山、新巖山,南北走向。東西兩坡陡峭,森林密布,主峰兩翼各有一支山脈。西坡向北延伸,山勢平緩,有尖石、歇腳坪、得勝湖、紅嶺、官田格、水磨山、芹坑口(勤內村)等;東坡跌宕起伏,從馬崎山起,山勢較低,向北蜿蜒,有大湖山、烏冬格、燈火古、浮圳隘,再隆起為鷓鴣頭、大頭寨(海拔208.2米,同美大侖嶺西、)慕仁巷,至猴隱山逐漸下降,轉向北延伸經香山、尾井子、巷頭山至藍溪畔。該山半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閬苑巖。
“閬山”的單字解釋
【閬】:[láng]高大;空曠:閌(kāng)~。[làng]用于地名,如閬中(在四川)。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閬山”的相關詞語
* 閬山的讀音是:láng shān,閬山的意思:閬山 閬 山 在縣城西南部,同美村西南部,海拔755.2米。其山勢似蹙浪然,故又名浪來山、新巖山,南北走向。東西兩坡陡峭,森林密布,主峰兩翼各有一支山脈。西坡向北延伸,山勢平緩,有尖石、歇腳坪、得勝湖、紅嶺、官田格、水磨山、芹坑口(勤內村)等;東坡跌宕起伏,從馬崎山起,山勢較低,向北蜿蜒,有大湖山、烏冬格、燈火古、浮圳隘,再隆起為鷓鴣頭、大頭寨(海拔208.2米,同美大侖嶺西、)慕仁巷,至猴隱山逐漸下降,轉向北延伸經香山、尾井子、巷頭山至藍溪畔。該山半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閬苑巖。
基本解釋
1.即閬風巔。閬山
閬 山在縣城西南部,同美村西南部,海拔755.2米。其山勢似蹙浪然,故又名浪來山、新巖山,南北走向。東西兩坡陡峭,森林密布,主峰兩翼各有一支山脈。西坡向北延伸,山勢平緩,有尖石、歇腳坪、得勝湖、紅嶺、官田格、水磨山、芹坑口(勤內村)等;東坡跌宕起伏,從馬崎山起,山勢較低,向北蜿蜒,有大湖山、烏冬格、燈火古、浮圳隘,再隆起為鷓鴣頭、大頭寨(海拔208.2米,同美大侖嶺西、)慕仁巷,至猴隱山逐漸下降,轉向北延伸經香山、尾井子、巷頭山至藍溪畔。該山半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閬苑巖。
【閬】:[láng]高大;空曠:閌(kāng)~。[làng]用于地名,如閬中(在四川)。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