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的讀音 陳壽的意思
陳壽 (西晉時史學家)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后,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后,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并稱“前四史”。 概述圖片來源:
- 陳
- 壽
“陳壽”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én shòu]
- 漢字注音:
- ㄔㄣˊ ㄕㄡˋ
- 簡繁字形:
- 陳壽
- 是否常用:
- 否
“陳壽”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233-297)西晉史學家。字承祚,安漢(今四川南充北)人。晉時曾任著作郎、治書侍御史。搜集魏、蜀、吳三國的各種史料,著成《三國志》,對史料取舍審慎謹嚴,文字簡潔。辭典解釋
陳壽 chén shòu ㄔㄣˊ ㄕㄡˋ 人名。(西元233~297)?字承祚,晉安漢(今四川省南充縣)?人。少舉孝廉,除著作郎。撰《三國志》,時人稱其善敘事,有古良史之風。
網絡解釋
陳壽 (西晉時史學家)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后,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后,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并稱“前四史”。
概述圖片來源:
“陳壽”的單字解釋
【陳】:1.安放;擺設;排列:陳設。2.敘述;說明:條陳。詳陳。3.時間久的;舊的:推陳出新。4.周朝國名(?—前478)。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亳州一帶。為楚所滅。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陳霸先滅蕭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為隋所滅。6.古又同“陣(zhèn)”。
【壽】:1.活得歲數大;長命:福壽。人壽年豐。2.年歲;生命:長壽。壽命。3.壽辰:做壽。壽面。4.祝人壽辰。5.婉辭,生前預備的;裝殮死人的:壽材。壽衣。6.姓。
“陳壽”的相關詞語
“陳壽”造句
“一日無書,百日荒蕪。”這是古代詩人陳壽說的。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樣。“書”是人類知識的源泉,如果沒有書,人類文明將無法延續下去。而書,也是一個伴我成長的伴侶。
吳金華據百衲本統計,陳壽本書為368,039字,裴注為。
數息之后,陳壽行功已畢,知道自己離煉氣期十二層頂峰還差不少,不由得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濁氣,終于是站了起來,先仔細聽了聽外面的動靜,而后大步出了山洞。
《蜀書》的材料是由陳壽采集和編次的。
在陳壽送看來,門戶網站集體進軍團購領域,無非是先“占個坑”,在彼此角力的激烈競爭中惟恐落后。
依我看就是他孫子關彝輩都不清楚了,所以陳壽就采訪不了,只有用。
陳壽著《三國》,縱論天下三分!曹魏家族、劉備父子、孫氏兄弟,笑到最后的人!歷史如江水滔滔,距其越遠越清晰。
陳壽評劉備機權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
每天,天剛蒙蒙亮,他就爬到山坡上去讀書;當夜闌人靜的時候,陳壽仍然獨坐在書院的燭光下刻苦攻讀。
宋代講故事的風氣盛行,說書成為一種職業,說書人喜歡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來敷演,而陳壽《三國志》里面的人物眾多,事件紛繁,正是撰寫故事的最好素材。
* 陳壽的讀音是:chén shòu,陳壽的意思:陳壽 (西晉時史學家)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后,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后,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并稱“前四史”。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解釋
(233-297)西晉史學家。字承祚,安漢(今四川南充北)人。晉時曾任著作郎、治書侍御史。搜集魏、蜀、吳三國的各種史料,著成《三國志》,對史料取舍審慎謹嚴,文字簡潔。辭典解釋
陳壽 chén shòu ㄔㄣˊ ㄕㄡˋ人名。(西元233~297)?字承祚,晉安漢(今四川省南充縣)?人。少舉孝廉,除著作郎。撰《三國志》,時人稱其善敘事,有古良史之風。
陳壽 (西晉時史學家)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后,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后,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并稱“前四史”。
概述圖片來源:
【陳】:1.安放;擺設;排列:陳設。2.敘述;說明:條陳。詳陳。3.時間久的;舊的:推陳出新。4.周朝國名(?—前478)。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亳州一帶。為楚所滅。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陳霸先滅蕭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為隋所滅。6.古又同“陣(zhèn)”。
【壽】:1.活得歲數大;長命:福壽。人壽年豐。2.年歲;生命:長壽。壽命。3.壽辰:做壽。壽面。4.祝人壽辰。5.婉辭,生前預備的;裝殮死人的:壽材。壽衣。6.姓。
“一日無書,百日荒蕪。”這是古代詩人陳壽說的。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樣。“書”是人類知識的源泉,如果沒有書,人類文明將無法延續下去。而書,也是一個伴我成長的伴侶。
吳金華據百衲本統計,陳壽本書為368,039字,裴注為。
數息之后,陳壽行功已畢,知道自己離煉氣期十二層頂峰還差不少,不由得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濁氣,終于是站了起來,先仔細聽了聽外面的動靜,而后大步出了山洞。
《蜀書》的材料是由陳壽采集和編次的。
在陳壽送看來,門戶網站集體進軍團購領域,無非是先“占個坑”,在彼此角力的激烈競爭中惟恐落后。
依我看就是他孫子關彝輩都不清楚了,所以陳壽就采訪不了,只有用。
陳壽著《三國》,縱論天下三分!曹魏家族、劉備父子、孫氏兄弟,笑到最后的人!歷史如江水滔滔,距其越遠越清晰。
陳壽評劉備機權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
每天,天剛蒙蒙亮,他就爬到山坡上去讀書;當夜闌人靜的時候,陳壽仍然獨坐在書院的燭光下刻苦攻讀。
宋代講故事的風氣盛行,說書成為一種職業,說書人喜歡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來敷演,而陳壽《三國志》里面的人物眾多,事件紛繁,正是撰寫故事的最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