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攖寧的讀音 陳攖寧的意思
陳攖寧 陳攖寧(1880~1969),中國近現代道教領袖人物,仙學創始人。原名元善、志祥,后改名攖寧,字子修,號攖寧子,安徽懷寧人。有“仙學巨子”之譽,道教界敬譽其為“當代的太上老君”。 陳攖寧為代表的當代新道家構建新道家學說的努力與歷史上的中國知識分子一樣,是一種“經學憂患意識”形態之道統論的體現。在道教人才缺乏的現當代史上,陳攖寧代表了道家文化現代重構的洪大聲音,體現了強烈的弘揚傳統、復興中國文化,引領世界文化潮流的強烈要求,其在中國思想和文化史上的地位,與新儒家的馮友蘭和新佛學的太虛大師差可比擬,在現當代史上,陳攖寧先生是儒釋道三家傳統文化現代轉型中道家文化現代轉型的杰出代表,代表著一座三角鼎立的文化高峰。
- 陳
- 攖
- 寧
“陳攖寧”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én yīng níng]
- 漢字注音:
- ㄔㄣˊ ㄧㄥ ㄋㄧㄥˊ
- 簡繁字形:
- 陳攖寧
- 是否常用:
- 否
“陳攖寧”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880-1969)道教學者。號圓頓子,安徽懷寧人。少讀古籍醫書,研老莊道家之學。后歷游九華、武當、嶗山等名山勝跡。三十八歲后常居上海,任仙學院教授,主編道學雜志,曾研讀道藏,寫出部分道藏目錄、索引及道書多種,對中醫理論也有研究和著述。建國后,曾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會長。著有《黃庭經講義》、《孫不二女丹詩注》、《靜功療養法》等。
網絡解釋
陳攖寧
陳攖寧(1880~1969),中國近現代道教領袖人物,仙學創始人。原名元善、志祥,后改名攖寧,字子修,號攖寧子,安徽懷寧人。有“仙學巨子”之譽,道教界敬譽其為“當代的太上老君”。
陳攖寧為代表的當代新道家構建新道家學說的努力與歷史上的中國知識分子一樣,是一種“經學憂患意識”形態之道統論的體現。在道教人才缺乏的現當代史上,陳攖寧代表了道家文化現代重構的洪大聲音,體現了強烈的弘揚傳統、復興中國文化,引領世界文化潮流的強烈要求,其在中國思想和文化史上的地位,與新儒家的馮友蘭和新佛學的太虛大師差可比擬,在現當代史上,陳攖寧先生是儒釋道三家傳統文化現代轉型中道家文化現代轉型的杰出代表,代表著一座三角鼎立的文化高峰。
“陳攖寧”的單字解釋
【陳】:1.安放;擺設;排列:陳設。2.敘述;說明:條陳。詳陳。3.時間久的;舊的:推陳出新。4.周朝國名(?—前478)。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亳州一帶。為楚所滅。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陳霸先滅蕭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為隋所滅。6.古又同“陣(zhèn)”。
【攖】:1.接觸;觸犯:攖其鋒。攖怒。2.糾纏;擾亂。
“陳攖寧”的相關詞語
* 陳攖寧的讀音是:chén yīng níng,陳攖寧的意思:陳攖寧 陳攖寧(1880~1969),中國近現代道教領袖人物,仙學創始人。原名元善、志祥,后改名攖寧,字子修,號攖寧子,安徽懷寧人。有“仙學巨子”之譽,道教界敬譽其為“當代的太上老君”。 陳攖寧為代表的當代新道家構建新道家學說的努力與歷史上的中國知識分子一樣,是一種“經學憂患意識”形態之道統論的體現。在道教人才缺乏的現當代史上,陳攖寧代表了道家文化現代重構的洪大聲音,體現了強烈的弘揚傳統、復興中國文化,引領世界文化潮流的強烈要求,其在中國思想和文化史上的地位,與新儒家的馮友蘭和新佛學的太虛大師差可比擬,在現當代史上,陳攖寧先生是儒釋道三家傳統文化現代轉型中道家文化現代轉型的杰出代表,代表著一座三角鼎立的文化高峰。
基本解釋
(1880-1969)道教學者。號圓頓子,安徽懷寧人。少讀古籍醫書,研老莊道家之學。后歷游九華、武當、嶗山等名山勝跡。三十八歲后常居上海,任仙學院教授,主編道學雜志,曾研讀道藏,寫出部分道藏目錄、索引及道書多種,對中醫理論也有研究和著述。建國后,曾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會長。著有《黃庭經講義》、《孫不二女丹詩注》、《靜功療養法》等。陳攖寧
陳攖寧(1880~1969),中國近現代道教領袖人物,仙學創始人。原名元善、志祥,后改名攖寧,字子修,號攖寧子,安徽懷寧人。有“仙學巨子”之譽,道教界敬譽其為“當代的太上老君”。陳攖寧為代表的當代新道家構建新道家學說的努力與歷史上的中國知識分子一樣,是一種“經學憂患意識”形態之道統論的體現。在道教人才缺乏的現當代史上,陳攖寧代表了道家文化現代重構的洪大聲音,體現了強烈的弘揚傳統、復興中國文化,引領世界文化潮流的強烈要求,其在中國思想和文化史上的地位,與新儒家的馮友蘭和新佛學的太虛大師差可比擬,在現當代史上,陳攖寧先生是儒釋道三家傳統文化現代轉型中道家文化現代轉型的杰出代表,代表著一座三角鼎立的文化高峰。
【陳】:1.安放;擺設;排列:陳設。2.敘述;說明:條陳。詳陳。3.時間久的;舊的:推陳出新。4.周朝國名(?—前478)。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亳州一帶。為楚所滅。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陳霸先滅蕭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為隋所滅。6.古又同“陣(zhèn)”。
【攖】:1.接觸;觸犯:攖其鋒。攖怒。2.糾纏;擾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