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梁的讀音 陸梁的意思
陸梁 秦時,稱五嶺以南之地為陸梁。《史記·秦始皇本紀》:“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司馬貞《史記索隱》:“謂南方之人,其性陸梁,故日陸梁。”張守節《史記正義》:“嶺南之人,多處山陸,其性強梁,故日陸梁”。
- 陸
- 梁
“陸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ù liáng]
- 漢字注音:
- ㄌㄨˋ ㄌㄧㄤ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陸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跳躍貌。囂張,猖獗。橫行無阻。地名。辭典解釋
陸梁 lù liáng ㄌㄨˋ ㄌㄧㄤˊ 跳躍的樣子。
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譬猶鷇卵,始生翰毛,而便陸梁放肆,顧行吠主。」
地名。秦時指今之廣東、廣西。
網絡解釋
陸梁
秦時,稱五嶺以南之地為陸梁。《史記·秦始皇本紀》:“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司馬貞《史記索隱》:“謂南方之人,其性陸梁,故日陸梁。”張守節《史記正義》:“嶺南之人,多處山陸,其性強梁,故日陸梁”。
“陸梁”的單字解釋
【陸】:1.高出水面的土地陸地。大陸。2.隨從的樣子陸陸續續。3.跳躍“……翹足而陸,此馬之眞性也”。4.〔陸離〕?色彩繁雜,如“斑駁陸離”;?長(cháng),如“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
“陸梁”的相關詞語
* 陸梁的讀音是:lù liáng,陸梁的意思:陸梁 秦時,稱五嶺以南之地為陸梁。《史記·秦始皇本紀》:“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司馬貞《史記索隱》:“謂南方之人,其性陸梁,故日陸梁。”張守節《史記正義》:“嶺南之人,多處山陸,其性強梁,故日陸梁”。
基本解釋
跳躍貌。囂張,猖獗。橫行無阻。地名。辭典解釋
陸梁 lù liáng ㄌㄨˋ ㄌㄧㄤˊ跳躍的樣子。
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譬猶鷇卵,始生翰毛,而便陸梁放肆,顧行吠主。」
地名。秦時指今之廣東、廣西。
陸梁
秦時,稱五嶺以南之地為陸梁。《史記·秦始皇本紀》:“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司馬貞《史記索隱》:“謂南方之人,其性陸梁,故日陸梁。”張守節《史記正義》:“嶺南之人,多處山陸,其性強梁,故日陸梁”。【陸】:1.高出水面的土地陸地。大陸。2.隨從的樣子陸陸續續。3.跳躍“……翹足而陸,此馬之眞性也”。4.〔陸離〕?色彩繁雜,如“斑駁陸離”;?長(cháng),如“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