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白雪的讀音 陽春白雪的意思
【解釋】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示例】長老聽了,贊嘆不已道:“真是~,浩氣沖霄。”(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四回)【近義詞】曲高和寡、鯤鵬圖南【反義詞】下里巴人、陽阿薤露【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文學作品
- 陽
- 春
- 白
- 雪
“陽春白雪”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áng chūn bái xuě]
- 漢字注音:
- ㄧㄤˊ ㄔㄨㄣ ㄅㄞˊ ㄒㄩㄝˇ
- 簡繁字形:
- 陽春白雪
- 是否常用:
- 是
“陽春白雪”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陽春白雪 yángchūn-báixuě
(1) [the Spring Snow a melody of the elite in the state of Chu]∶ 戰國楚· 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高雅樂曲
(2) [highbrow art and literature]∶喻指高深的文藝作品,常跟“下里巴人”對舉
此輩皆潦倒樂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詞耳,豈《陽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唐· 薛用弱《王渙之》
辭典解釋
陽春白雪 yáng chūn bái xuě ㄧㄤˊ ㄔㄨㄣ ㄅㄞˊ ㄒㄩㄝˇ 樂曲名。傳說為春秋時晉師曠或齊劉涓子所作。陽春取其「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義。白雪則取其「凜然清潔,雪竹琳瑯之音」之義。
較為深奧難懂的音樂。相對于通俗音樂而言。《文選.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后亦用以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學藝術作品。
書名:(1)? 宋趙聞禮撰,八卷,外集一卷。共搜錄宋代不傳之作品,約二百余家。(2)? 元楊朝英編撰。全名為《樂府新編陽春白雪》,前后集各分五卷,詞曲兼收,尤多元人散曲中的小令、套數。
網絡解釋
【解釋】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
【示例】長老聽了,贊嘆不已道:“真是~,浩氣沖霄。”(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四回)
【近義詞】曲高和寡、鯤鵬圖南
【反義詞】下里巴人、陽阿薤露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文學作品
“陽春白雪”的單字解釋
【陽】:同“陽”。
【春】:1.春季:春景。溫暖如春。2.指一年的時間:一臥東山三十春。3.指男女情欲:懷春。春心。4.比喻生機:妙手回春。5.姓。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雪】:1.空氣中降落的白色結晶,多為六角形,是氣溫降低到0℃以下時,空氣層中的水蒸氣凝結而成的。2.顏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恥辱、仇恨、冤枉):雪恥。雪恨。昭雪。洗雪。
“陽春白雪”的相關詞語
* 陽春白雪的讀音是:yáng chūn bái xuě,陽春白雪的意思:【解釋】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示例】長老聽了,贊嘆不已道:“真是~,浩氣沖霄。”(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四回)【近義詞】曲高和寡、鯤鵬圖南【反義詞】下里巴人、陽阿薤露【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文學作品
基本解釋
陽春白雪 yángchūn-báixuě
(1) [the Spring Snow a melody of the elite in the state of Chu]∶ 戰國楚· 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高雅樂曲
(2) [highbrow art and literature]∶喻指高深的文藝作品,常跟“下里巴人”對舉
此輩皆潦倒樂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詞耳,豈《陽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唐· 薛用弱《王渙之》
辭典解釋
陽春白雪 yáng chūn bái xuě ㄧㄤˊ ㄔㄨㄣ ㄅㄞˊ ㄒㄩㄝˇ樂曲名。傳說為春秋時晉師曠或齊劉涓子所作。陽春取其「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義。白雪則取其「凜然清潔,雪竹琳瑯之音」之義。
較為深奧難懂的音樂。相對于通俗音樂而言。《文選.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后亦用以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學藝術作品。
書名:(1)? 宋趙聞禮撰,八卷,外集一卷。共搜錄宋代不傳之作品,約二百余家。(2)? 元楊朝英編撰。全名為《樂府新編陽春白雪》,前后集各分五卷,詞曲兼收,尤多元人散曲中的小令、套數。
【解釋】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
【示例】長老聽了,贊嘆不已道:“真是~,浩氣沖霄。”(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四回)
【近義詞】曲高和寡、鯤鵬圖南
【反義詞】下里巴人、陽阿薤露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文學作品

【陽】:同“陽”。
【春】:1.春季:春景。溫暖如春。2.指一年的時間:一臥東山三十春。3.指男女情欲:懷春。春心。4.比喻生機:妙手回春。5.姓。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雪】:1.空氣中降落的白色結晶,多為六角形,是氣溫降低到0℃以下時,空氣層中的水蒸氣凝結而成的。2.顏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恥辱、仇恨、冤枉):雪恥。雪恨。昭雪。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