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口牛後的讀音 雞口牛後的意思
【解釋】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出處】《戰國策·韓策》:“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雞
- 口
- 牛
- 後
“雞口牛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ī kǒu niú hòu]
- 漢字注音:
- ㄐㄧ ㄎㄡˇ ㄋㄧㄡˊ ㄏㄡˋ
- 簡繁字形:
- 雞口牛后
- 是否常用:
- 否
“雞口牛後”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雞口牛后 jī kǒu niú hòu ㄐㄧ ㄎㄡˇ ㄋㄧㄡˊ ㄏㄡˋ 比喻寧愿做小團體的領袖,而不做大團體中不重要的分子。語本《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諺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也作「雞尸牛從」。
網絡解釋
【解釋】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出處】《戰國策·韓策》:“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雞口牛後”的單字解釋
【雞】:同“雞”。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牛】:1.哺乳動物。草食,反芻。家牛有黃牛、水牛和牦牛等。黃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嶺間的馱運役畜。中國黃牛有秦川牛、南陽牛、魯西黃牛、延邊黃牛等;水牛有溫州水牛、濱湖水牛等良種。云南產的一種野牛是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比喻固執、倔強,也比喻威風、神氣:牛脾氣。牛哄哄。他的樣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頓的簡稱。
【後】:同“后”。
“雞口牛後”的相關詞語
* 雞口牛後的讀音是:jī kǒu niú hòu,雞口牛後的意思:【解釋】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出處】《戰國策·韓策》:“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辭典解釋
雞口牛后 jī kǒu niú hòu ㄐㄧ ㄎㄡˇ ㄋㄧㄡˊ ㄏㄡˋ比喻寧愿做小團體的領袖,而不做大團體中不重要的分子。語本《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諺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也作「雞尸牛從」。
【解釋】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出處】《戰國策·韓策》:“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雞】:同“雞”。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牛】:1.哺乳動物。草食,反芻。家牛有黃牛、水牛和牦牛等。黃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嶺間的馱運役畜。中國黃牛有秦川牛、南陽牛、魯西黃牛、延邊黃牛等;水牛有溫州水牛、濱湖水牛等良種。云南產的一種野牛是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比喻固執、倔強,也比喻威風、神氣:牛脾氣。牛哄哄。他的樣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頓的簡稱。
【後】: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