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青苗錢的讀音 青苗錢的意思

    青苗錢 青苗錢是唐中葉政府于苗青時征收的田賦附加稅。唐肅宗以后,連年用兵,國庫空虛,以至發不出官俸。代宗廣德二年 (764年),規定向每畝苗征稅錢15文,用于發放官俸,為田賦附加稅。大歷五年 (770年),京師加入地頭錢每畝征20文,亦名青苗錢,青苗錢合計35文,隨夏稅據數繳納。大歷八年 (773年) 京師也照諸州例,每畝仍征15文。青苗錢是額外征課,本應向有青苗的田主征收,后來田無青苗者也被課征。兩稅法實施后,青苗錢仍在夏秋兩季征收,稅額越來越重。
    • qīng
    • miáo
    • qián

    “青苗錢”的讀音

    拼音讀音
    [qīng miáo qián]
    漢字注音:
    ㄑㄧㄥ ㄇㄧㄠˊ ㄑㄧㄢˊ
    簡繁字形:
    青苗錢
    是否常用:

    “青苗錢”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唐代賦稅名。大歷元年﹐詔天下苗一畝征稅錢十五﹐以補百官俸錢﹐因國急用﹐當苗青即預征﹐又有地頭錢每畝征二十﹐通稱"青苗錢"。 2.宋代在青黃未接時發放的農業貸款。(1)宋仁宗時﹐陜西轉運使李參在轄區內貸出的錢。《宋史.李參傳》:"﹝李參﹞部多戍兵,苦食少。參審訂其闕,令民自隱度麥粟之贏,先貸以錢,俟谷熟還之官,號'青苗錢'。經數年,廩有羨糧。熙寧青苗法,蓋萌于此矣。"(2)宋熙寧二年﹐王安石創青苗之法于青黃不接之際﹐官府貸錢與民。正月放而夏斂﹐五月放而秋斂﹐納息二分。本名常平錢﹐民間稱青苗錢。《宋史.食貨志四》:"今放青苗錢,凡春貸十千,半年之內便令納利二千,秋再放十千,至歲終又令納利二千。"參見"青苗法"。

    網絡解釋

    青苗錢

    青苗錢是唐中葉政府于苗青時征收的田賦附加稅。唐肅宗以后,連年用兵,國庫空虛,以至發不出官俸。代宗廣德二年 (764年),規定向每畝苗征稅錢15文,用于發放官俸,為田賦附加稅。大歷五年 (770年),京師加入地頭錢每畝征20文,亦名青苗錢,青苗錢合計35文,隨夏稅據數繳納。大歷八年 (773年) 京師也照諸州例,每畝仍征15文。青苗錢是額外征課,本應向有青苗的田主征收,后來田無青苗者也被課征。兩稅法實施后,青苗錢仍在夏秋兩季征收,稅額越來越重。

    “青苗錢”的單字解釋

    】:1.黑色:青布。青線。2.綠色(多用于植物)或藍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沒成熟的莊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簡稱。
    】:1.初生的種子植物,有時專指某些蔬菜的嫩莖或嫩葉:幼苗。青苗。麥苗兒。豆苗兒。蒜苗。韭菜苗。間苗。補苗。2.事物顯露出來的跡象:苗頭。礦苗。3.后代:苗裔。他們家就這一根苗兒。4.某些初生的飼養的動物:魚苗。豬苗。5.疫苗:牛痘苗。卡介苗。6.(苗兒)形狀像苗的東西:火苗兒。7.姓。
    】:同“”。

    “青苗錢”的相關詞語

    * 青苗錢的讀音是:qīng miáo qián,青苗錢的意思:青苗錢 青苗錢是唐中葉政府于苗青時征收的田賦附加稅。唐肅宗以后,連年用兵,國庫空虛,以至發不出官俸。代宗廣德二年 (764年),規定向每畝苗征稅錢15文,用于發放官俸,為田賦附加稅。大歷五年 (770年),京師加入地頭錢每畝征20文,亦名青苗錢,青苗錢合計35文,隨夏稅據數繳納。大歷八年 (773年) 京師也照諸州例,每畝仍征15文。青苗錢是額外征課,本應向有青苗的田主征收,后來田無青苗者也被課征。兩稅法實施后,青苗錢仍在夏秋兩季征收,稅額越來越重。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